彭水煤炭“统购统销”,涉嫌“垄断”?


彭水煤炭“统购统销”,涉嫌“垄断”?
2007-12-20 12:48:00 来源:本网 评论 0条

 

  中新重庆网12月20日电(陈彧漆)日前,记者陆续接到煤炭经销商反映,他们在彭水再也不能买到煤了,按照现在的规定,彭水的所有煤炭都必须卖给成立不久的重庆大昌煤炭销售公司和生旺煤炭销售公司。
  一直以来,彭水自己产出来的煤矿除了直接供给当地电厂等企业以外,大多都由外地经销商销往各地。目前,在彭水的近二十家煤炭经销商中,多数来自四川、湖北、江西等地。这些经销商们认为,彭水煤炭如此“统购统销”,涉嫌“垄断”。
  此前,重庆《时代信报》整版刊发了题为《渝东南煤炭外销渠道为何中断?两家销售公司“统购统销”,外来经销商一概出局》的新闻,对彭水目前的煤炭行业销售提出了涉嫌“垄断”的质疑,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记者日前深入彭水进行新闻调查,彭水有关方面也就此问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书面的《彭水自治县矿产资源整顿规范情况说明》。
                 

    为防税费流失 政府“整顿规范”煤炭市场

    彭水县目前正在对该县的煤炭市场进行“整顿规范”,其目的是“治理税收流失的需要”,“是保证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其具体的做法是“安装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对生产原煤进行计量监控”;“以前,由于县内没有注册成立销售公司,彭水的煤炭全部通过外省经营企业和部分非法经销商销售,导致销售环节的税费全部流失,于是,公开引进外资组建本县煤炭销售公司对县内煤炭进行规范经营”等。
  而记者从当地税务部门了解到,彭水以前之所以煤炭税收少,是因为之前在税收征收上一直采用的“包税制”,即,无论煤矿产量大小,均统一定制税费;但随着彭水煤炭的产量逐年增加,这种征税做法与煤炭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因此,在今年中旬,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在每个煤矿安装了远程计量监控设备,煤矿每天每出一吨煤,当地煤炭管理部门都有记录,只要彭水的国税和地税部门加强监管,税费是可以得到有效掌握和依产量而征收的。
   “我们买煤的时候早已按税票将税费支付给了煤矿主,由煤矿企业缴纳给彭水县,而煤炭销售部分的税就缴纳给了公司注册地。”一位来自湖北的煤炭经销商告诉记者。
  该经销商称,在11月中旬,他们已按彭水县相关部门要求,主动将公司各种证照带到当地工商部门备案。“我们会配合政府,将购煤的税费直接交给当地税务部门,但目前的规定当地煤矿只能将煤卖给当地两家销售公司,因此,我们在当地目前是不能正常收到煤的!”
  这位经销商所指的当地两家公司,即在彭水县注册成立的重庆大昌煤炭销售有限公司和重庆生旺煤炭销售有限公司。
  当地的煤炭生产商还发现,大昌、生旺两家销售公司的收购价比之前的市场价降低了。对此,销售公司的是由于目前的运输成本上涨造成的。而煤炭管理部门的解释是因为以前的销售公司没有向政府上缴足税费,新的销售公司为了补足税费压低销售价格。
               

当地煤仓被迫签订租用合同


  11月17日傍晚,记者以“江西煤炭经销商”的身份找到生旺煤炭销售公司副总孙红(音),交谈中,孙红显得有些谨慎,询问记者来自哪里,对当地煤质是否了解等。
  据孙红称,彭水县的煤炭都由大昌和生旺两家公司销售。“虽然我们是民营公司,但我们两家公司都是当地政府极力支持的”;“我们两家公司在政府的指导之下与各煤矿签订了协议,应该说,煤源比较充足……”随后,孙红逐渐警觉起来,并补充到,“我们的煤炭都销给了重庆珞磺电厂,支持国家建设嘛……”
  而当地煤仓老板也反映,由于煤只能卖给当地两家公司,他们也被迫只能与之签订协议,由于缺乏竞争,价格自然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彭水煤炭管理部门则表示,“我县现有5家煤仓,其中有两家煤仓的股东本身就是两家在彭注册的销售公司,另外有2家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于销售公司签订《煤仓租用合同》”;“另外1家四海煤仓到现在也没有与销售公司签订合同”。
  但记者在调查中,彭水四海煤仓老板却向记者提供了已签订的《煤仓租用合同》,合同中甲方为四海煤仓,乙方则盖有“重庆大昌煤炭销售有限公司”的公章。在这份合同上明确写着:甲方(指煤仓)凡是租用给乙方(指大昌公司)的仓位不得堆放其它外来收煤者的煤炭及其它商品(除本县另一家煤炭销售公司外)。
                

电煤被“倒换”运往外地


   重庆市经委于11月下发的《关于下达今冬明春调运有关区县煤炭供应我市重点电厂(钢厂)计划的紧急通知》中,要求各单位采取积极措施力保本市用煤;在该《通知》供需计划表上标注着:今年12月至明年3月,彭水计划安排28万吨煤销往重庆珞璜电厂。
   据彭水当地部分煤矿主反映,当地相关部门曾召开会议,贯彻《通知》精神,要求当地煤炭企业把煤卖给当地的大昌或生旺公司,并由上述两家公司将煤运往珞璜电厂。
  而记者在重庆涪陵港务管理局港埠公司码头上却目睹了一幕“倒换”剧——尽管大昌或生旺公司开出运货单上标注的运煤目的地为珞璜电厂,而事实上,运煤船老板一般私下都会在涪陵将煤“改换”到大船上,由大船运出重庆,并非运到珞璜电厂。
   记者于12月12日前往重庆珞璜电厂调查,据了解,重庆珞璜电厂目前的燃煤缺口仍然存在,最近,该厂各分管“老总”纷纷奔波在外,四处寻煤,重庆珞璜电厂政工部屠主任称,“虽然目前已进入煤用高峰时期,但重庆各原煤产地给珞璜电厂的供煤量并不大,这其中当然包括彭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