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推进”诠释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樊宇明
摘要: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可以总结为“六个推进”,即: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提高;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提高;推进人类社会在和平共处基础上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任务 六个推进
随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写进党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今天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正逐步走向成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现阶段,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社会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中,党的奋斗目标是十分明确的。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的精神和旺盛的活力。这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宏伟蓝图的基础。“三个代表”的创新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他将指导中国共产党及全体中国人民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当然,在这一前进的进程中,我们将面临更加曲折复杂、动荡多变的国际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处于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大变动或者大变革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对的复杂局势是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如何牢牢把握21世纪头一二十年这个不可多得、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在党的系统理论指导下,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赢得足够的发展,以证明社会主义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更加兴旺发达、永葆青春,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对每一个党员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综合起来,新时期要对党员基本要求是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理想信念,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信念是马列主义;二是坚持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是坚持勤奋工作,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五是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维护党的团结;六是坚持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说,共产党员要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处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为行动纲领,为党、为人民勤奋工作,时刻保持和维护共产党的先进性。
有了先进的理论和代表先进理论和观念的先进团队,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必然会有令世界瞩目的的作为。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始终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有了先进的理论和代表先进理论和观念的先进团队,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必然会有令世界瞩目的的作为。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始终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走过85年的光辉历程。在这85年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均有所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则致力于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前景。中国共产党通过8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理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此作了精辟的总结,胡锦涛总书记说:“总结我们党85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织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也就是说,“三个代表”与“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中都能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与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相吻合,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关键所在。这也就为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最终能成为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根本原因。
在中华民族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发展成为在国际社会有着极高地位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85年的发展历程是密切相关的。在这85年中,中国共产党勇于坚持真理,不断修正错误,最终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也成为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
时至今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完善自身建设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新的更快的发展道路,是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考验。为了给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共同提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的基本目标,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新型国家等。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奋斗目标。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然要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奋斗目标,使中国真正成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要实现这一系列对人类社会有深远影响的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地贯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去。
如何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是每个党员都要具体思考的问题。其思考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共产党基本任务深刻理解的前提下。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分析和对“三个代表”以及对“先进性”的理解,我认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生产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我们再回忆一下中国共产党85年的发展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劳动人民摆脱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劳动力等到了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地确立了,而且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科学的发展观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在新经济制度下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几个关键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我们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勿容质疑的。然而,生产力又是一个社会性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也在不断地发展,翻过来,它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其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必须有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必须是推动力,否则其执政的中国就要落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说,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提高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奴役和被支配的地位,中国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但他所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公认的执政代表。
中国共产党从执政之初,就开始探求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正是这一探求的结果。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战略目标之一。当前在我国,我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视野出发,我们应当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政治环境,同时也为对外开放创造更加适宜的制度条件,这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正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背景下就显得更为重要。社会主义要在二十一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生产力,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者和实践者,也必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推动者。
3. 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对于广大的人民来说,最根本的利益是什么呢?説到底,就是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来所走的每一步,无不影响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新中国的成立,把中国最广大的人民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下解放了出来,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广大的劳动人民过上了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使最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也就是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局才能稳定,社会才能进步。也只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成为不负人民重托,不辱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继续奋斗的先进性政党。
四.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的支撑,所有关于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的话题都是空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片有着古老文明的土地,养育着地球上约四分之一的人口。这么多人口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解决其温饱都是难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不仅解决了这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使广大人民走上了小康,而且向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迈进,这些都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与科学发展观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中间虽然也走了一点弯路,但我们的党始终没有放弃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的提出,为我国国民经济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有着明确、稳定的发展方向无不证明党在这一时期发展观的正确性。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在乃至今后都将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之一。
五.推进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提高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对国际关系最精辟的说明,也是对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最心酸的总结。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到《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开始进入了充满屈辱、辛酸和悲壮的中国近代史。随着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来越深,沿江、沿海到处是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国的各项交通事业全为列强所垄断,国内到处可见外国驻军,整个中国被划分成几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彻彻底底成为有国无防的国度,终日在风雨中飘摇。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不幸又遭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更大的破坏!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主权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国土被割让、大批战后赔款付出,使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苦难。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没有丝毫的地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迅速扫清了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障碍,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快速发展的时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保证了中国此后稳步发展的安全环境。将近3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等一些错误路线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20余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稳步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大提高。这不仅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同时也改变着世界格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不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方面都有了相当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做霸权主义,任何霸权主义在中国也没有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我们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六.推进人类社会在和平共处基础上的共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不仅是我们自己的目标,也是全人类共同奋斗的目标。因而我们在努力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同时,也要关注整个世界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不发达国家、落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与全世界人民一起努力,推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另一项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