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日本”学点什么


    中国人崇尚英雄,英雄是神,英雄是偶像。发扬英雄精神,将英雄作为楷模学习。从幼儿园就听老师讲英雄王二小、小萝卜头、刘胡兰的故事,从小学到大学的教材里都少不了民族英雄、劳动模范、革命领袖。光是按成绩排名次,就伴随了我寒窗教育的十六年历程,我这个总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普通生”来说,“英雄”始终与我无缘,曾一度想过,“怎么没人落水”、“我怎么没有捡到巨款”的荒唐事,但发生了许多诸如扶摔倒在地的老人起来,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小事,“楷模”始终没有降落到我的头上。
    难道突出自我,成为“楷模”才是我们的追求吗?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此话的出处我已记不起来了,但我知道,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企业亦是如此,众多的人组成了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合成了企业。企业不是董事长一人就可以运营的,是需要不同部门和员工的合作来取得发展的。一个好的团队可以把企业中不同职能,不同层次的人集合起来,找出问题的最佳方法。明智的公司已经学会如何组织有限的资源,做出最优异的成绩,不明智的公司刚刚开始理解,或已经认识到先进个人不如先进集体的作用大。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思考现代企业中,知识凌驾于自我之上的重要性时,对“为什么合作”的问题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他说:现代企业不仅是老板和下层的企业,而应该是一个团队。
    21世纪的企业中权利的分配有了重大的变革,由垂直型的管理架构到扁平化架构转变,实现矩阵式管理,很少有列兵向下士报告,下士向中士报告,中士想上尉报告,直到总司令,总司令下达指令后,沿线逐一传达给执行的士兵或军官。如果是这样,那么团队的合作又怎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做出决定呢。美国一家管理培训机构提出:“在新的商业团队中,一个人的提升,不仅要看他的个人贡献,还要看他作为一个合作团队成员的影响。”那“小日本”在这一点上是相当的精明。各部门间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企业为了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而设立的小分队,是团队中按个人优势而产生的不同分工,他是不可能离开这个团队的,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同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上下层领导和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团队的一个分子。
    显然,团队合作给企业带来许多优势,诸如更好、更快地进行决策,提高对竞争对手的反应速度,赢得主动权。团队精神在拔河比赛中,最明显地表现出来,劲往一处使,喊口号的人则指挥团队同时用力,把整个资源整合到一块。98年NBA大赛中,公牛队独领群雄,是乔丹一个人的功劳吗?黄金搭档皮蓬、罗德曼等人组成的精英团队才使公牛队百战百胜。毛泽东凭借八十万的军力战胜了号称八百万的蒋介石,无不证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业界都知道,团队能带来更多的创新,每次创意会上的头脑风暴,是在团队中激荡出来的,不是拍脑瓜、苦思冥想,然后每人交一个创新提报,挑选一个就行的。
    说到这里,“小日本”的团队优势还是值得学习的,不过我们也并非“三个中国人是条虫”那么龌龊,且不论谁对谁错,加强企业团队合作精神的建设工作不容忽视,上下层领导与员工是拧成的一股绳,哪根线松了都回影响绳子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