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在围剿“民族品牌”帅康



2007年9月29日,《华夏时报》一则“美的欲并购帅康”的不实报道后,引发了家电业的一大闹剧。
随后,帅康集团方面发表严正声明,否认并购及股权转让。
由于“并购帅康”纯粹是道听途说,此事很快不了了之。
但到了2007年12月7日,《华夏时报》再度以惊人之笔公开披露 “帅康电器董事长兼总裁邹国营赌博输了很多钱,现在已经把股份卖给惠而浦还债。”等内容,因为帅康是一家拥有三个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又是“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家电业具有极高的知名度,顿时引发了各媒体对帅康的负面炒作。
《华夏时报》用狗仔队的娱记笔触写财经新闻,热闹是热闹了,但“新闻”的实质和后果却是对帅康这个“中国名牌”企业的围剿。
一、《华夏时报》为什么连连针对帅康这个中国名牌企业写出不经推敲的报道呢?如果《华夏时报》是一家严肃的财经报纸,那么在第一篇文章报露“美的欲并购帅康”报道是严重失实后,就应该停止对帅康企业的伤害,而不会再度以传闻的形式爆出以上子虚乌有新闻,在这种对帅康明显的围剿后面有什么经济利益驱动吗?
不能因为我们处在商品化社会和娱乐时代,就可以违背新闻舆论的良知。
二、帅康是中国厨电行业的标杆企业,十五年来,一直以产品创新引领中国的烟机行业的发展,帅康的企业也先后获得“中国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成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一大楷模。帅康集团总裁邹国营二十四年辛勤创业,爱厂如家,是一个十分敬业,低调,人品极好,很受员工爱戴的优秀企业家,如今却被《华夏时报》以一种娱乐化的报道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使企业和个人的品牌声誉受到巨大的伤害,《华夏时报》纵有巨大的“娱乐”动机,难道也可以违背中国的新闻法律和媒体舆论的良知,而任意对一个“中国名牌”企业的围剿吗?
此事最好的结局,是帅康集团拿起法律的武器开始自己的维权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