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小常识——天王殿


  天王殿

  一般寺院第一进就是天王殿,常见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脊上常有“风调雨顺”,背脊上“国泰民安”的牌匾,宣示佛教爱国利民的宗旨,点明佛教流传2000多年的原因所在。

  殿内供奉弥勒的化身像——布袋和尚,佛祖选择“佛学精进”的弥勒作“接班人”。《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将在兜率天修行4000年,天上一日人间400年,所以人间56亿7000万年后,弥勒在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对天、地、人讲经说法,接班成佛。弥勒是未来佛,称其为“当来下生佛”。弥勒在兜率天时还是菩萨,为大慈菩萨。布袋和尚是汉化的弥勒化身像,受到中国百姓的喜爱。在此之前,中国佛教的净土宗影响日盛,因为西方净土信仰十分便捷(众生只要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以后便能往生西方净土);而且立竿见影(信徒呼唤“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菩萨就前来救苦救难)。因此西方净土成为净土信仰的主流,而东方净土和弥勒净土渐趋衰落。弥勒净土十分美妙,因此昙振大和尚“创造”了汉化的布袋和尚让世人供奉信仰,体现了中国佛门的大智慧。元末农民起义打着弥勒的旗号,朱元璋做过和尚,他认为是弥勒帮助他做了皇帝,下旨请弥勒迎门而坐,即“初入山门,先参弥勒”的原由。弥勒佛龛前常有楹联曰: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无所不容。布袋和尚的家乡,即浙江奉化的雪窦山自然也是弥勒的道场。

  殿内周围供奉四大天王和韦驮。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是主乐神,守护东胜身洲,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保护佛法,守护南赡部洲,增长意为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西方广目天王,手臂缠龙,以龙为索,去除魔鬼,保护佛法,守护西牛货洲,广目意为以净天眼观察世界,护持世人;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宝幢,左手托宝塔,宝幢即华盖,护持佛出行,守护北俱卢洲,多闻意为福德名闻四方。四大天王的只能是执掌风调雨顺。天冠弥勒,为弥勒真身法相,头戴五佛冠,即五方佛,手持莲花,莲花上是他修行的兜率天内院。韦驮,在天冠弥勒像后,手持金刚杵,降服邪魔外道,维护佛法,是护法神。天王殿一般后檐悬“继证大雄”匾额,“大雄”是释迦牟尼佛的尊号,点明由弥勒继承释迦牟尼佛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