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道德力量
——品味儿童歌曲《孝心》有感
华东师大教授 徐浮明
词作家郑玉玺创作的歌词《孝心》已有三个版本,结构严谨,情真意切,充分表现出华夏民族的人伦情感,是一首优美的诗。而童声合唱的由屈旭芳谱曲的《孝心》是很亲切的儿童歌曲。此歌已被选定为32集电视连续剧《孝圣——子贡》的主题歌,而此剧尚未开机,歌曲已在词曲作者的家乡北京和辽宁辽阳的校园里广泛传唱了。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能够长存不亡,衰而复振,屡扑屡起,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拥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人民把“孝”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原则。玉玺的《孝心》就是献给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的“孝”的赞美诗:
有一个字,牵人心,/那就是孝顺的孝;/有一个字,很感人,/那就是孝顺的顺。/啊,孝顺!/传统美德传给祖祖辈辈,/祖祖辈辈又传给我们./一生生的传送,/一世世的子孙.//有一个字,很好听,/那就是孝心的孝;/有一个字,很动人,/那就是孝心的心./啊,孝心!/爷爷奶奶传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又传给我们./一代代的光大,/一辈辈的生根./一世世,一代代,/传送着孝顺,延续着孝心!
天地玄黄,时移世易,沧海桑田。然而,“孝”这种精神的影响却超越了时空,“一代代的光大,一代代的生根”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如同记录下的“美好岁月年轮”。诗人告诉我们,“孝心”是一个“好听”而“动人”的字眼。由此而想起我国最早一部论述家庭道德的专著《孝经》中有一句有名的话,叫做“孝者德之本”。父母给予你生命,呵护你成长,含辛茹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满头的青丝到白发苍苍。孝心就是感恩之心,传统道德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一个人在家如果能孝敬父母,那么到了社会以后,就会尊敬和关切年长的人,在与人相处中,也会讲究道德,也能与人为善。这样,整个社会就能和谐。社会的进步也就有了保障。古语云:“忠臣出于孝悌之家”,这话也道出了孝悌对于国家社会的意义。
玉玺对中华传统有深入的研究,曾听他对《国语•郑语》津津乐道,古人云:“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平百姓也”。《国语》中所说的“五教”指的是“父义、母善、兄友、弟恭、子孝”,商契将有差别的人伦道德加以规范,以期达到和谐,使百姓能够安身立命。有人称中华文化为生生文化,原因便在于此。玉玺在《孝心》中满怀深情地歌赞:“一代代光大,一辈辈生根,”这是因为孝心秉承了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得到了文化认同,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动力是生生不息,不可估量的。看得出,玉玺对父母,对“人间真情”,对“和美的家庭”始终怀有一份更为挚诚的情感,亲情便会引发起他的心灵感应,他的周遭便笼罩着一种由衷的化不开的思绪积淀而成的文化氛围。品味《孝心》,深感这首歌正合时宜。歌颂“孝心”彰扬博爱思想,对于疗治现代弊病,呼唤人的道德良知,提升人的内在善性,提高国民素质,化解社会的恶性竞争,可谓对症之良药。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用歌曲将我国传统美德的精髓输送给孩子们,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玉玺意识到的一种历史使命。
当下好的儿童歌曲不是很多,一些词曲作者更热衷于进入"艺术市场",甚至一贯稳住阵脚的严肃音乐人也有些心猿意马, 近乎放弃了他们一再坚守的"主旋律"的阵地,写一些时髦的无病呻吟的“情歌”,浪费了他们很多原本很美的旋律。而《孝心》的词曲作者更好地站稳了脚跟,写出了展示民族之魂的厚重底蕴的乐音。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强盛的时刻,我们需要这样的儿童歌曲。她不朽的道德力量会聚成一股文明之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孝心》没有生僻晦涩的辞藻,却有鲜明的节奏,内在的韵律。我听到的是天籁般的童声在深情地抒发孩子们心中的感恩之情。我在反复听这首歌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从词曲作家那敏感的心弦中弹拨出来的真情,这真情播洒在歌词的字里行间,这乐音回荡在中华大地。真切期盼这样的儿歌,能尽快由此广为传唱。
歌曲《孝心》属于中国,更属于中国的儿童们!
地址:北京安外东后巷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研究院2号楼120室 邮编:100710
电话/传真:8610-64515208 8610-64515209 网址:www.zgjjsw.com
秘书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