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取消还是增加“黄金周”?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必有弊,如何避害就利,如何重新看待“黄金周”,需要我们辩证地去认识问题。

  黄金周经济:黄金周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收入比持续保持在20%以上.黄金周的实施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经济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拿受益最多的旅游部门来说,相关数据表明:1999年国庆节以来,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在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中的比例持续保持在20%以上。

  实际上,受益于黄金周的产业领域,除了旅游业以外,还包括商业、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我们不得不承认:黄金周制度在满足人民的现实旅游与休闲需求的同时,带来一些诸如交通紧张和景区拥挤等负面的外部效应。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旅游者都在逐步趋于成熟和理性。黄金周休闲:带薪休假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落实了劳动者休假权。

  媒体的报道显示,实行“黄金周”以来,存在的弊端如下:

  “黄金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旅游景区超负荷经营、服务质量下降。

  13亿全国人口集中在几个固定的时间放假,对旅游造成一种“井喷”。使我们的服务质量会严重下降,旅游集中在固定的时间会对我们的旅游景区造成严重破坏,很多著名的景区都是超负荷,超过最大量,最佳接待量来运行,有的超过几倍。

  “黄金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二:浪费旅游资源、滞后旅游市场

  依靠“黄金周”杠杆的拉动,旅游业在短期内的经营呈现火爆态势,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蔡继明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旅游业的畸形发展,还会给其他一些行业的发展带来损害。

  “黄金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三: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被打乱。

  在“黄金周”期间很多其他部门都停止营业了,包括外汇、我们的股票、我们的期货交易,还有很多进出口贸易、还有我们的会展业,所有的这些行业特别是金融部门,他们都是高附加值的行业。要使人们更能够传承自己的文明。我们不能让传统节日趋从于市场的需要。*我们首先要坚持自己的,特别是全球化的时代。每个民族都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不能因为带来了弊端就一盘抹杀其功效。要增加黄金周而不是取消黄金周。本人认为除了五一、十一黄金周之外,而应本着提高旅游质量和旅游收入的角度,重新寻找商机。全年只办两个黄金周就能带来如此大的收入效应,如果将黄金周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列入长期化、法制化,难道不能为中国的旅游事业带来蓬勃的商机?

  如果增加黄金周的话,可以参考以下节日:

  1月1日元旦(NewYearsDay)

  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Day)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4月1日愚人节(AprilFoolsDay)

  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LabourDay)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Day)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Day)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PopulationDay)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Day)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WorldTourismDay)

  公历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俗称中国老人节)(theDoubleNinthFestival)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Day)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MusicDay)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DayofOlderPersons)

  公历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住房日

  公历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公历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诺贝尔日

  www.c-ct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