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语言文字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它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社会规约性,因而必须形成一种规范。尽管语言文字工作在各级政府、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语言文字的使用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混乱现象,影视屏幕上、窗口行业里南腔北调的方言依然在使用。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从维护国家“法”的高度来“发号施令”,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媒体,继续加强宣传报道和引导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和“推普”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养成自觉遵守语言文字规范的习惯,并以此来建立和完善社会舆论监督体系,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二基本情况
当前,各个国家都注重经济发展,对学生也更加注重培养能力,如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在生活中,生产中也免不了人与人交往,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但是,总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我们,使我们难以顺利地进行生活和生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譬如:大量不规范字的频繁出现,不说标准的普通话。
地大物博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方言是各式各样的。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这样,不仅交流方便,也使得中华文化得到健康发展。语言的不规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医生误诊。
不规范字的频繁出现更是恼人,尤其是繁体字,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繁体字在广告,商标出现得太多,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作为扶绥人,我们应该为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扶绥县范围内展开了调查和研究。了解本县不规范字和不标准话。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一些问题。
三、 调查
我们这次调查活动的主要方法就是采访、调查。通过采访工人、农民、商人、教师等社会多方面的人,了解他们对社会上频繁出现不规范字和不说普通话的看法及怎样做好普及规范字和普通话的工作的意见。通过调查社会上不规范字的出现,了解不规范文字一般出现在那些场合,以及哪些字出现的频率较高。
本次城区社会用字情况调查,我们共调查县城两条主干道,经过认真仔细核算,现将各类数字统计如下:
不规范字出现总量:201个。
各类不规范字所占比例:繁体字占78.5%;异体字占10%;错别字占5%;二简字占5%;残损字1.5%。
汉语拼音和外国文字使用不规范共8处。大多都是拼音或外文在上,汉字在下的现象。
不规范字出现的场所和载体的统计分析:
名称牌占58%左右,广告牌占25%左右,商品标牌占17%左右。有些是名称、广告、商品牌参杂难辨。
四、调查结果
通过这次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我们受益匪浅,得到了很多信息。
居民们对使用不规范文字和不说普通话的看法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不规范字的出现。
a十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并指责。
b少数人认为写繁体字是有学问的表现。
c少数人认为写繁体字美观。
d较多数人认为他们怎么写与我们无关,我们管不着。
2、不说普通话的人是多之又多,我国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因此我国的方言十分多。如果人们都不说普通话,则会导致交流很不方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造成一些错误而导致一系列十分严重的后果。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不规范字(尤其是繁体字)在社会上使用的十分多,而且危害性极大
在县城南角的萍果服装专卖店我们对“苹果”为什么写成“萍果”提出了疑问,店中的收款员对我们说,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错别字,其实,萍果品牌注册时用的就是这个“萍果”。他们的“萍果”就是为了和另一个苹果品牌区分。
2、说普通话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扶绥县是壮族居住地,主要讲白话和壮话。从我们调查时的回答和平时生活中可以看出,说普通话的人很少。可见,社会化的说普通话的氛围尚未形成,人们说普通话的观念亟待引导。
3、部分人对说普通话存在误区。
就拿我们扶绥县东罗中心小学来说吧,生源大都来自村屯,学生平时讲壮话,上课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生词时,有时需要老师用壮话做解释才能和学生沟通。许多同学的方言很重,一些同学因为方言较重,说普通话不太标准,怕说错,而不好意思说普通话,久而久之,也就不习惯于说普通话了。
五、不规范字出现的原因及分析
通过调查、咨询、采访等方式对不规范字的出现原因分析如下:
1、追求文字的书法美、艺术美 。
很多名称牌、广告牌、商品牌要求的就是耀眼,因此,不管是书法或是艺术字所做牌匾都好用一些繁体字来“出彩”。
2、一些名家题词。
很多名称牌、广告牌、商品牌都是些有头脸的大家所题,这就很麻烦!比如“中国银行”里的“国”“银”及其英汉写法,都不规范,但我们又能耐其何?
3、对汉字的不尊重。
有些单位或个人拿文字做游戏,如把汉字的笔顺任意事物化等,他们自鸣得意的同时,损害了汉字的尊严!
当然,还有知名商标、知名品牌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国家用法律来规范。
六、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汉字规范化是一项全民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完成的一项大工程,可以说上至国家主席,下至黎民百姓,都要行动起来。尤其是一些“大家”们要行动起来,记得已故画家、书法家启功针对有些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还没有达到写繁体字、简化字的功夫,所以我提字只能写规范的汉字。”从启功老前辈的话中我们(尤其是一些“大家”们)作何感想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汉字的规范要“从娃娃抓起”,让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以此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希望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能够立即行动起来,共同净化规范社会用字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