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撑“伞” 非法采煤泛滥
吴圩镇六冬村煤矿长年遭非法开采折射部门监管漏洞
本报记者 蒙志献 文/图
从2004年至今,吴圩镇六冬村的煤矿经常遭到人为非法滥挖采盗,一些没有采矿许可证的人也利用探矿证以采代探,大肆进行非法开采。近日,当地政府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开采煤矿行为时,竟然遭到数十名村民围攻,执法人员差点被殴打。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两天来,记者来到当地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了政府与非法采煤者双方各派“线人”、上演保护与争夺煤矿的过程。
政府执法遭到众人围攻
11月19日,据吴圩镇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的一名副镇长(莫荃钦,当事人出于自身保护,不愿刊发其名)告诉记者,11月12日上午,在接到群众举报后,由镇政府、国土所和城区安监局等部门抽人组成的执法小组5个人,开着不起眼的面包车从其他村绕过六冬村后来到该村的煤区时,正好看到一台挖掘正在挖煤装车,另有4辆货车已装好煤矿。
在抓到现场后,执法人员便没收了这些车辆的钥匙,并声称要扣下这些车辆和黑煤。很快,六冬村的20多个村民在接到报信后立即赶到现场,他们强行将执法人员团团围住,司机则趁机搭线点火,全部将车开走,当时情况非法紧急。执法人员便打电话要求镇政府和城区派人增援。
然而,当数十名干部赶到执法现场时,围攻执法人员的村民早已逃之夭夭。当天,执法人员便扣下了那台没法及时开走的挖掘机,以及刚挖出的1500立方米煤矿。
私采滥挖环境遭到破坏
当天,记者开车从六冬村到附近山上的煤区时看到,沿路一带甚少有六七家小型煤粉厂。煤区周围的几座山头已遭到人为开挖后均变成了现在的山塘,多个山头的山土几乎被翻了一遍,千疮百孔,看来非法开采十分严重。
一个刚被开采的露天煤井仍储藏有大量的煤矿,但井矿周围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据当地一姓赵的村民介绍,11月12日,政府部门已派人对在该煤区非法盗煤的人员进行打击,并扣走了一台挖掘机。
记者还看到,在煤区的附近,村民的部分水田早已被冲下来的煤泥盖住,遭到污染,很难再进行种植水稻。
据村民说,从2004年开始,有来自本地与外地的5个业主,长年继继续续地在山上非法开采煤矿,而这些煤粉厂都是向在山上挖煤的业主购买的,一吨煤的价格在80元—90元之间。煤粉厂则将打碎的煤粉经打包后卖到海南等地,作为化肥原料。
“线人”通风报信执法难
该副镇长还说,近段时间来,镇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曾不止5次地对这些业主进行打击。可是当执法人员赶到煤区时,一般很难抓到他们正在挖煤的现场。由于现场抓不到对方开采煤矿的证据,执法人员也没法抓人和没收设备。造成执法难的原因是,为了躲过政府打击非法开采,一些非法采矿的业主在政府部门中安排了“内线”,只要国土、安监等部门的执法车辆一出动,立即就会被“报告”到煤矿区的业主那里。然后这些人就立即行动,或躲或藏,甚至组织村民阻挡执法。
此外,一些主管部门内也有这些业主的“内线”。据该副镇长说,有时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执法时,挖煤的村民或业主就直言不讳地对执法人员说,他们也认识某某单位的相关领导,以此恐吓执法人员放弃执法。
政府为了打击非法开采,也在六冬村安插了一些“线人”,对当地的非法开采煤矿进行监控。该副镇长说,打击非法开采的政府工作人员多次遭到这些人的恐吓,甚至有时候他们从煤区开车回到六冬村的村道时,自己坐的汽车轮胎则被放在路上的大铁钉钉破。有的非法开采业主也在村里设了“岗哨”,只要发现执法人员,一个电话,整个矿上的人都跑得无影踪。
以采代探非法开采严重
据调查了解,早在2006年7月,有关部门给一名姓徐的妇女办了一本探矿证,但未办有采矿证。该妇女便以此证为诱饵,骗来两三个老板,并向他们每人收取20到30万元不等的费用,让他们开采六冬村的煤矿。因没有采矿证,这几个老板后来也没法继续开采。
一名了解内情的中年男子说,自始至今,曾在六冬村煤区采煤的五六个业主,没有一人拥有开矿证,其中只有一个女业主以探矿为名采煤,后来则将此证“转让”3个老板开采。不久,因没法开采煤矿,这些老板便与“转让”探矿证的那名妇女发生经济纠纷。
据当地村民说,以前煤矿一吨仅卖50到60元时,开采的人并不多。但自从有人拿着探矿证进入六冬村后,情况就不一样了,煤矿到现在以每吨80—90元卖出。
引入能者合理开采煤矿
对此,吴圩镇这名副镇长说,由于受到暴利的驱动,这些人才长年偷采六冬村的煤矿,加上政府没有执法权,所以只能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出现了非法采煤屡禁不止的被动局面。
吴圩国土所所长韦志军则认为,要彻底改变改这种非法开采行为,主要还是通过政府部门立项进行开发。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相关主管部门,也希望有条件和有能力的个人或企业前来开采经营煤矿,这样有利于打击非法开采行为,特别是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的行为,有利于保护资源。

图片1:遭受非法开采的煤区千疮百孔

图片2:非法开采露天煤矿,暴利巨大
吴圩镇六冬村煤矿长年遭非法开采折射部门监管漏洞
本报记者 蒙志献 文/图
从2004年至今,吴圩镇六冬村的煤矿经常遭到人为非法滥挖采盗,一些没有采矿许可证的人也利用探矿证以采代探,大肆进行非法开采。近日,当地政府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开采煤矿行为时,竟然遭到数十名村民围攻,执法人员差点被殴打。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两天来,记者来到当地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了政府与非法采煤者双方各派“线人”、上演保护与争夺煤矿的过程。
政府执法遭到众人围攻
11月19日,据吴圩镇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的一名副镇长(莫荃钦,当事人出于自身保护,不愿刊发其名)告诉记者,11月12日上午,在接到群众举报后,由镇政府、国土所和城区安监局等部门抽人组成的执法小组5个人,开着不起眼的面包车从其他村绕过六冬村后来到该村的煤区时,正好看到一台挖掘正在挖煤装车,另有4辆货车已装好煤矿。
在抓到现场后,执法人员便没收了这些车辆的钥匙,并声称要扣下这些车辆和黑煤。很快,六冬村的20多个村民在接到报信后立即赶到现场,他们强行将执法人员团团围住,司机则趁机搭线点火,全部将车开走,当时情况非法紧急。执法人员便打电话要求镇政府和城区派人增援。
然而,当数十名干部赶到执法现场时,围攻执法人员的村民早已逃之夭夭。当天,执法人员便扣下了那台没法及时开走的挖掘机,以及刚挖出的1500立方米煤矿。
私采滥挖环境遭到破坏
当天,记者开车从六冬村到附近山上的煤区时看到,沿路一带甚少有六七家小型煤粉厂。煤区周围的几座山头已遭到人为开挖后均变成了现在的山塘,多个山头的山土几乎被翻了一遍,千疮百孔,看来非法开采十分严重。
一个刚被开采的露天煤井仍储藏有大量的煤矿,但井矿周围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据当地一姓赵的村民介绍,11月12日,政府部门已派人对在该煤区非法盗煤的人员进行打击,并扣走了一台挖掘机。
记者还看到,在煤区的附近,村民的部分水田早已被冲下来的煤泥盖住,遭到污染,很难再进行种植水稻。
据村民说,从2004年开始,有来自本地与外地的5个业主,长年继继续续地在山上非法开采煤矿,而这些煤粉厂都是向在山上挖煤的业主购买的,一吨煤的价格在80元—90元之间。煤粉厂则将打碎的煤粉经打包后卖到海南等地,作为化肥原料。
“线人”通风报信执法难
该副镇长还说,近段时间来,镇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曾不止5次地对这些业主进行打击。可是当执法人员赶到煤区时,一般很难抓到他们正在挖煤的现场。由于现场抓不到对方开采煤矿的证据,执法人员也没法抓人和没收设备。造成执法难的原因是,为了躲过政府打击非法开采,一些非法采矿的业主在政府部门中安排了“内线”,只要国土、安监等部门的执法车辆一出动,立即就会被“报告”到煤矿区的业主那里。然后这些人就立即行动,或躲或藏,甚至组织村民阻挡执法。
此外,一些主管部门内也有这些业主的“内线”。据该副镇长说,有时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执法时,挖煤的村民或业主就直言不讳地对执法人员说,他们也认识某某单位的相关领导,以此恐吓执法人员放弃执法。
政府为了打击非法开采,也在六冬村安插了一些“线人”,对当地的非法开采煤矿进行监控。该副镇长说,打击非法开采的政府工作人员多次遭到这些人的恐吓,甚至有时候他们从煤区开车回到六冬村的村道时,自己坐的汽车轮胎则被放在路上的大铁钉钉破。有的非法开采业主也在村里设了“岗哨”,只要发现执法人员,一个电话,整个矿上的人都跑得无影踪。
以采代探非法开采严重
据调查了解,早在2006年7月,有关部门给一名姓徐的妇女办了一本探矿证,但未办有采矿证。该妇女便以此证为诱饵,骗来两三个老板,并向他们每人收取20到30万元不等的费用,让他们开采六冬村的煤矿。因没有采矿证,这几个老板后来也没法继续开采。
一名了解内情的中年男子说,自始至今,曾在六冬村煤区采煤的五六个业主,没有一人拥有开矿证,其中只有一个女业主以探矿为名采煤,后来则将此证“转让”3个老板开采。不久,因没法开采煤矿,这些老板便与“转让”探矿证的那名妇女发生经济纠纷。
据当地村民说,以前煤矿一吨仅卖50到60元时,开采的人并不多。但自从有人拿着探矿证进入六冬村后,情况就不一样了,煤矿到现在以每吨80—90元卖出。
引入能者合理开采煤矿
对此,吴圩镇这名副镇长说,由于受到暴利的驱动,这些人才长年偷采六冬村的煤矿,加上政府没有执法权,所以只能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出现了非法采煤屡禁不止的被动局面。
吴圩国土所所长韦志军则认为,要彻底改变改这种非法开采行为,主要还是通过政府部门立项进行开发。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相关主管部门,也希望有条件和有能力的个人或企业前来开采经营煤矿,这样有利于打击非法开采行为,特别是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的行为,有利于保护资源。
图片1:遭受非法开采的煤区千疮百孔
图片2:非法开采露天煤矿,暴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