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干杯——致吉平老兄


                   为你干杯——致吉平老兄

 

  《春潮》初稿刚完成时,我听到了一个消息:县委办主任李吉平正在接受组织的考察,即将另有任用。

  这是一件大幸事!吉平主任与我交往不多,但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亲民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我还在县报社工作时,他就任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同在一栋楼上班,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碰见了,他主动给我打招呼,问我最近写了些什么稿件;我很惊讶于他的细心,内心也很感动。

  后来,我离开了县报社到西安。有一次,我跟陕西日报社的一名记者来蒲城采访一桩非法占用土地案的新闻调查时,照相机被村上的小组长当场砸坏,我找了县上很多部门,结果无人理睬,一些原本交往不错的在位人物此时都躲得远远的,甚至有的还说一些风凉话。罢了,罢了,世态炎凉,我心灰意冷。

  事情久拖不解,单位上下颇为气愤,我作为当事人也感到压力很大,于是找到了吉平主任,反映了整个情况,他听后安慰我不要着急。过了一天,他打电话叫我,说是已给县委书记汇报了此事,书记很重视,让马上解决问题。随即,这件事情在很短时间内圆满解决了。

  后来,我决定回蒲城办份报纸,跟吉平主任交换意见时,他认为想法不错,并自告奋勇在第一期接受了我的采访,后来在《各界导报》上面发表了题为《落实办里谈落实》的文章。这一动作对我的支持相当大,要知道,蒲城当时发生了在全省都有影响的"苏坊"、"尧柏"事件,县上领导普遍谈记者色变——哪怕你是来正面报道的。这样的背景下,吉平主任的确是无言地支持了我的事业。

  吉平主任老家在东北,可能身上流淌着那块黑土地上豪迈的因子,他总是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事政府、县委两办领导角色18年来,送走了蒲城这块黄土地上的几任"父母官",他的职位一直没有大的变动。

  从政之人大多在乎仕途,所谓"有位则有为"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的印象里,吉平主任办公室的门从来都是大开的,来的人络绎不绝,来了都有事,来了都得招呼;他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忙个不停,能办的事都有条不紊地办理了,但大多数问题他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从中"协调",有时还得抹抹稀泥。从内心讲,吉平主任想帮所有人,可世上需要帮忙的人和事太多了,也太复杂了,很多时候他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位久不移,难免会有闲言碎语。有人认为这是吉平太老实的缘故,他听后一笑了之,顶多说上句"老实自有老实福"自我安慰。我采访他时,也笑谈过快到"落实"的时候了,他说听天由命吧。

  说"老天有眼"有点唯心主义,事实上,兢兢业业的吉平主任还是被组织所看中,此时,他正在接受群众的测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几乎所有熟悉他的人都说,吉平主任早就该"上"了;我想也应当如此。

  从内心讲,我希望吉平主任仍然留在家乡,蒲城这块热土从来不乏大气之人,但太需要像他这样真诚的人了。然而,作为一块"砖头",他只能是哪里需要哪里搬了,一切都得服从组织需要。"我要做一个能干事的老实人"--这是吉平主任跟我说的真心话。

  十八载春秋,人生能有几回搏!李吉平,一个共产党的好干部,已经在办公室这个为人民服务的大平台上,越过急流,直攀人生的新高!

  今夜无眠,为你干怀,祝你一路顺风;

  今宵月明,为你祝福,愿你吉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