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黄金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新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即将出台,使持续八年之久的旅游黄金周存废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作为一个曾在旅游景区长期工作的营销策划人,我对草案中取消五一黄金周和增加传统节日的基本内容,是高度认同的。从面向未来的角度看,旅游黄金周最终将会取消。几亿人在同一个时间以同一种方式大规模出行的壮观场面,将会成为一段历史。

  八年来的市场实践已经证明,旅游黄金周制度虽在增加人们的休息时间,刺激旅游市场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等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种种弊端也是有目共睹,而且总体而言是弊多利少。其最根本的问题,是这种以行政手段调节市场需求的做法,虽在短期内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旅游者的出行欲望和消费需求,但对增加旅游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并没有多大作用。相反,黄金周期间近乎畸形的需求极度不平衡,使旅游市场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景区、宾馆、饭店服务质量的全面下降。在黄金周期间,消费者在旅游出行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各项旅游服务,其服务品质几乎都降至最低点。

  旅游黄金周的表面繁荣,还掩盖了旅游市场中的许多问题。早在两年前,针对国内部分旅游景区在五一黄金周之前突击涨价的现象,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批评,并建议国家旅游主管当局下决心尽快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其实,景区门票涨价只是冰山一角。黄金周期间的各种市场问题,比如胡乱宰客和坑害消费者的现象,比我们所知的要严重得多。比如,有些景区由于快餐来不及供应,只好提前准备,结果导致食品保鲜度差,卫生达不到标准;再比如,有些地处偏僻的景区和度假村,菜肴价格从平时的几块钱涨到几十块甚至上百块,房价更是一路飙升,高得离谱。但是,在供需严重失衡的市场状况下,要彻底消除这些不良现象,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而黄金周期间的人如潮涌,跟黄金周之后的门庭冷落,又进一步加剧了旅游市场的淡旺季不平衡,这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旅游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那么,新草案和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对未来旅游市场将有哪些影响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有利于提高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品质;二是有利于促进休闲度假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有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众所周知,休闲度假是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向。跟观光时代的消费行为特征不同,游客选择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不是为了走马观花,集体赶到某个地方去看风景,而是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精神压力。但是,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消费者既要有消费能力,更要有旅游时间。而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将为此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此外,新草案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恢复,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节日,受到西方媒体和世界各国政要的普遍关注。今年春节期间,我在温哥华的中国城亲眼目睹了五万人游行庆祝中国传统新年的盛大场面。加拿大政府上到总理、省长,下到议员,纷纷向华人社会表示祝贺,温哥华“轮椅市长”苏利文(SamSullivan)更是不辞辛劳,亲自参加华人游行队伍,并按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向大家派发“恭贺新禧”的新年红包。而在国内,“国学热”的兴起,《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论语心得》的走红,体现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回归。作为国内城市和景区的旅游管理者,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市场机遇,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度挖掘本地区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创造性地开展城市营销和景区营销工作,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注入传统文化的灵魂,增添新的活力。

  郑泽国,景区营销专家,电视策划人,2004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