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高速增长的数据解读


  《上海证券报》2007年10月31日消息,截至10月31日,沪深两市1519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今年第三季度报告。这些公司今年1-9月总共实现净利润5655.87亿元,有可比数据公司同比增长高达66.93%,这一金额已远远超过去年全年所有上市公司完成净利润的总额。

  点评:上市公司高速增长的利润,是支持股市走牛的基础。但利润的增长也是有限度的,更多的是通过涨价、相互持股等途径来实现,如此取得的业绩可持续性经不起考验,是业绩“泡沫”。我们看到,剔除新上市公司后,上市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的单季度净利润总计分别为1727.66亿元、1753.31亿元、1397.95亿元;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1.46%,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25.42%。显然,三季度以来,由于股市大盘震荡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由此也拖累了净利润的增长,上市公司单季度盈利在今年第三季度略有下滑。

  《中国证券报》2007年10月31日消息,截至10月31日,前三个季度14家上市银行合计净利润达到2218亿元,其中可比的5家今年以来净利润同比增速平均为80.38%。其中: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共计825.69亿元,其中可比的9家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平均为62.04%。从利润总规模来看,三季度净利润规模最大的是建设银行,达到228.06亿元;其次是工商银行,为224.63亿元;中国银行净利润172.57亿元,排在第三。今年以来净利润规模最大的是工商银行,总计633.07亿元,随后是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是570.27亿元和499.83亿元。从利润增速来看,在有数据可比的上市银行中,招商银行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28.09%,排在第一。其全年净利润增速123.13%,也排在第一。三季报公布拨备覆盖率的上市银行,覆盖率几乎全部比中报时有所上升,这有利于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和经营风险的降低。其中,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5.57%,宁波银行达到360.13%,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也分别大幅提高到97.01%和88.12%。

  点评: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金融改革发展措施的效应正在逐步发挥,整个银行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季报显示,多数银行利润快速增长,主要还是归功于利息净收入增长较快,今年连续五次加息提高了银行净利差,另外手续费和佣金等收入增长也很迅速。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大行非利息收入增长一倍以上,占比显著增加,这表明上市银行业务转型在加快。

  《中国证券报》2007年10月31日消息,1-9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327.92亿元,投资总额达18258.23亿元,资产总额达2.8万亿元,业务及管理费为643.18亿元,银行存款为7368.06亿元。截至9月末,保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327.92亿元。其中,财产险1551.44亿元,寿险3347.29亿元,健康险279.87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149.33亿元;原保险赔付支出1643.30亿元,其中,财产险700.32亿元,寿险813.52亿元,健康险83.67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45.78亿元。

  点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险行业规模和收入增加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0月31日消息,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八成,高于今年中期业绩的同比增幅。Wind资讯统计发现,56家有可比数据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总额达到了97.79亿元,上年同期为54.5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了79.23%。

  点评: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但房价照涨不误,这也给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保证。我们也看到,万科A依然蝉联最赚钱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高达19.17亿元,占据了上述上市公司全部净利润的19.6%,同比增长了41.05%。作为衡量企业日后扩大生产规模能力,以及支持业绩增长的重要指标,上述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17亿元,去年同期为-89.67亿元,今年上半年为-65.86亿元,显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进一步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