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当中国改变世界》1
统计方式的改变。过去的计划经济习惯于用数量(多少吨粮食、多少公里铁路等)来计量生产活动,而现在需要用价格来计算。这个价格也不是由中央政府来规定,而是由分散的、浮动的市场来确定。统计结果过去都是由少数国家官员来完成,而现在则是通过越来越独立的中间机构来进行,包括各种私人的、公共的、半公共的、官方的、民间的、国内的和国外的机构等等。工业革命也使传统的统计工作进入了陌生的新领域——新兴产业、企业和个人的服务、非物质的生产活动等。
中国的开放程度是很高的,于2001年12月加入了世贸组织,比东欧国家更加透明(直到2004年,俄罗斯还没加入WTO)。中国加入世界经济的程度越深,受到相互作用的限制就越多,这将促使中国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普遍受益于经济的腾飞。25年来,人均收入增长了4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90美元增长到2004年将近1000美元,使超过4亿人脱离了极端贫困状态。过去只有少数人才用得起的家用电器,都成为了大众消费品。人均卡路里的摄入量增加了1/3,同时,人均寿命从1970年的61.7岁增长到了现在的71岁,在30年中增加了10岁!婴儿死亡率则从1978年千分之41下降到2000年的千分之30。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老工业化国家当年的水平。1978年只有20%的中国人生活在城市,而现在是40%。在美国,这个过程用了50年,而中国只用了 25年。据中国政府认为,到 2020年,还将有3~5亿人流向城市。也就是说,在未来15年中,中国必须每月建一座同巴黎一样大的城市!
空前惊人的发展速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特别高,中国在改革后的第一个9年(1978~1986),人均GDP总值就翻了一番;第二年9年中(1987~1996),又翻了一番;而1997~2006年,又翻了一番。到目前,只有一个国家日本在1960~1969用9年时间,翻了一番,此后,1969~1990,用了21年才又翻了一番;而韩国的两次翻番,分别用了13年和11年。中国,用了1/4世纪的时间,就走完了英国几乎用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
存在的问题。“中国的风险在哪里爆发?银行、股市、还有不动产?”这是西方一直在问的问题。1)中国银行的信贷还有很强的政策性,而不是完全根据企业的投资质量和还贷能力。“银行工作的目标是利润!”这个新的银行职业工作口号,让许多西方人难以理解。但是,中国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钢铁生产等项目贷款,让政府不得不将大量指令贷款给盈利能力很弱的国有企业。2)银行数以万亿计的巨额不良贷款,将长期是实实在在的沉重负担。政府虽然两次为此投入巨资希望缓解,但风险仍然在继续。3)另一个让人们担心的游戏就是不动产投机。在不动产市场开放后不久,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和办公楼市场全部上涨,房屋价格惊人。大陆的“新富人”与台湾、香港的“老富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前者从中国银行们的贷款中获利,而后者则打算从人民币被低估的价值中赚钱。
中国的经济长征仍在继续。作者认为,中国领导人汲取了过去的教训,到目前为止,政府很好地利用了以往的知识,在各个困难时期妥善地管理着国家,创造了非常令全世界尊敬的记录。西方许多预言家,不谈在谈论着中国的灾难性危机,但事实表明,“中国奇迹”直到今天并没有停止。
自1979年以来,中国发展的速度和改革方向,并没有因为以下事件的冲击而改变:两次经济出现过热(1983~1984,1992~1993),北京的政治风波(1989),“非典”疫情(2003);还有来自国外的冲击,包括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萧条,亚洲金融危机(1997~1998),互联网泡沫的破裂(2000),以及"911"事件,和最近的美国次级债事件。中国的经济长征仍在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继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