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传奇】三创农民复兴传统,深山白泥网络开道


第一回   复兴滩头泥  两俊初相遇


话说清朝光绪年间,湖南隆回县有一小山村名为滩头,此地处于穷乡僻壤,没甚物产,也未出才子佳人,达官显贵。但滩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始建于隋朝,是全国七十二古镇之一,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滩头年画、香粉纸(吸油面纸)和色纸俗称“滩头三绝”。锦绵起伏的群山,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楠竹,清澈见底的溶洞溪水,古朴淳厚的民风为滩头增添了灵气。以楠竹为原料的纸艺加工源远流长,起于明朝。滩头香粉纸在乾隆年间为朝廷贡品。但令人称奇的是滩头有一物品矿物泥浆又叫白泥,存在于隆回滩头竖式夹层结构的花岗岩之中,这种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多种稀土元素的矿体,在世界其它地方尚未发现。泥浆提炼过程采用自然原始加工方法,未添加防腐剂、香料、色素等。滩头矿物泥浆富含镁、硒、钠、钾、钙、溴、锗、铬、锰、锌、钒、铁、锂、锶、钼、钴、铜等人体必须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并能通过皮肤直接吸收。对于改善机体的生理生化状况,参与、干预细胞信息的传递、调节代谢的平衡有积极作用,具有松驰神经、抗疲劳、延缓皮肤衰老、吸附污垢、抑制细菌生长等功效。并具有药用性,对皮肤美容、消炎止痛效果明显。
    以独有白泥为原料生产的香粉纸颇受妇女欢迎。曾有好事者将作贡品上贡朝廷,老佛爷慈禧太后试之,凤颜大悦,爱不释手,故此泥被称为“御泥”!也正因此,滩头曾有“莫说滩头口岸小,四十八个钱米流”的美称。
时光荏苒,西风渐进,滩头白泥风光不再,枉有宝物藏在深山人不识,眼见舶来化妆品风光无限,有识之士安在?中华瑰宝何日复兴?
恰有二位湖南少年才俊,一位姓吴名立君,16岁打工,26岁创业,几番折腾终无成;另一位姓戴名跃锋,出身农家,做过童工、当过民工、挨过饥饿,也曾为人师表、创办公司、开着网店。几经磨难大业未成心不甘。两人某日邂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一拍即合。谈及滩头白泥遭遇,先是潸然泪下,唏嘘不已,继而拍案而起,欲担复兴白泥为己任,重振御泥当年之雄风。
这正是:昔有滩头三绝宝,赢得慈禧凤颜悦,

今有少年担道义,复兴传统掀狂飙。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