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与看破


 

看透与看破

事情看透,你就明白该如何进行;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该如何相处。

事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人了。

所以,只要用点心,其余只是接受。

要做到不去在意他人的言语很困难吧....

嘴巴是别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快乐,是纯粹自然的产物,是自己百分百支持自己、肯定自己的礼物。

没有了自我,一切的快乐都是虚伪的假象。

即使人家批评你、否定你、攻击妳,

也不代表你的自我受到否定,

唯一能否定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因此,那些经不起人家批评,人家说一句,

要难过三十天,人家说两句就要打人翻脸的人,

事实上是对自己极端没信心的表现。

当然了!这种容易随人家「批评」起舞的人,

注定要跟快乐说拜拜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只要人家有嘴巴,就会有意见和批评想快乐的人,

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批评。

再者,太在意别人想法的人,

不仅不能快乐,也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更没办法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嘴巴是别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有习惯性被人家嘴巴「虐待」的人,

请用左脑右脑想一想:『为什么我要当人家嘴巴的奴隶?

为什么要这么在意在意别人的想法呢?』

只要你想通了,你就拥有快乐的自主权了!

穿对方的鞋 才知道痛在哪里

在苏联这个国家还是普遍贫穷,购买任何东西都必须排队的年代里。

有一个苏联的穷人为了招待他的外国友人来访,

正兴致勃勃地卖力打扫自己的房子。正当他很认真地在扫地的时候,

一个不小心,竟然将唯一的一柄扫把,「啪」地一声,给弄断了。

苏联人楞了一秒钟,马上反应过来,登时跌坐在地上,

嚎啕大哭起来。他的几个外国朋友这时正好赶到,

见到苏联人望着断掉的扫把痛哭不已,变纷纷上前来安慰他。

经济强盛的日本人道:

「唉,一柄扫把又值不了多少钱,再去买一把不就行了!

又何必哭得如此伤心呢?」

知法守法的美国人道:

「我建议你到法院去,控告制造这柄劣质扫把的厂商,

请求赔偿;反正官司打输了,也不用你付钱啊!」

浪漫成性的法国人道:

「你能够将这柄扫把给弄断,像你这么强的臂力,

我连羡慕都还来不及呢?你又有什么好哭的啊?」

实事求是的德国人道:

「不用担心,大家一起来研究看看,一定有什么东西,

可以将扫把黏合得像新的一样好用,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方法的!」

讲求迷信的台湾人道:

「放心好了!弄断扫把又不会触犯什么习俗的忌讳,你究竟在怕什么呢?」

最后,可怜的苏联人哭着道:

「你们所说的这些,都不是我要哭的原因;真正的重点是,

我明天非得要去排队,才可以买到一柄新的扫把,

不能搭你们的便车一起出去玩了!」

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一向是人际沟通当中,

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

从这个故事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缺乏同理心的人际互动

将会产生什么样荒谬可笑的后果。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既定的立场,也因此而习惯于执着在本身的领域当中,

忘却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他固执的一面。

所以,在做任何的事物考虑之前,试着先将自己的想法放下

真正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的立场

仔细地为别人想一想,你将会发现,许多事情的沟通

竟会变得出乎想象之外的容易

或许您会说,这样的道理,早在八百年前就知道了

不就是「将心比心」而已,也没什么新鲜的

是的,许多又好又简单的成功法则,

包括同理心的哲学,早就在我们的身边盘绕多时;

只不过,我们一直未能将之真正做到最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