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与文化立国



  5月的同济,春光明媚,生意盎然。温总理在即席演讲中向师生们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并即席赋诗一首--《仰望星空》。当时我并不以为意。我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关心民情民瘼的政治家一时的诗兴大发,应该不会有多少深意。
  但我错了。
  10月的北京,金风送爽,天朗气清。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豪情满怀地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我仿佛听到了震天动地的金石撞击之声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激荡,我仿佛看见了壮美摄人的文化氤氲之气在这个沸腾的时代中升华。胡锦涛同志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看来,我需要重温温总理的新诗《仰望星空》。
  从文学史上看,星空是很多诗人喜欢的题材,这类题材的诗歌都充满思想和大情,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郁积情感的表达。
  但是,这首《仰望星空》自有它另外的高度。诗中的理想和浪漫主义的看星空情怀,是目前在金钱至上、功利、现实、务实、短视的中国,所缺乏已久的。总理写仰望星空,我的理解是:只有通过辽阔星空的统摄,一种属于精神的时间才会真正地流动在我们的心田;只有通过辽阔星空的统摄,我们的意识才会识别纯正,汇聚成一个方向;只有通过辽阔星空的统摄,一种平静深沉博大精微的东西才能重新注入中国文化的内脉;只有通过星空的统摄,中华民族才能重新在精神和魂魄上刚健雄浑起来。
  这是文化立国!
  还是让我们看看仰望星空的历史吧。

泰勒斯被称为西方文明第一个哲学家。他本是个商人,可是他不好好经商赚钱,喜欢探索。泰勒斯并没留下什么作品,但流传下来了一些逸闻趣事。一天晚上,泰勒斯走在旷野上,抬头仰望满天星斗,他预言第二天会下雨,正在他预言要下雨的时候,脚下一个坑,他掉进去了,差点摔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泰勒斯在哲学史上主要价值就在于,作为一名仰望星空的人,他是第一个探究世界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样与饭碗毫无关系问题的人。这些仰望星空人的思想为古希腊文明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西方人强大的奥妙,就是两个东西,一个科学,一个法律,正是从希腊哲学演变而来的,这就是文化的强大力量。这两个东西看起来好象不一样,法律是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律(科学)是管自然万物之间关系的,但在西方语言中是一个东西,都叫Law
  两千年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另一位德国哲学大家康德更讲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世界上有两样事物最令我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可见,头上的灿烂星空在这些哲学家心中有着多么崇高的地位。
  今天人们都知道北美最早移民是五月花号船上搭乘的103名清教徒,其实五月花到达北美时,那里已经有一千多移民了,可是所有美国历史书都从五月花号开始写起。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五月花号上人们的信仰,代表了美国精神和文化的源头,形成了韦伯所谓资本主义的新教伦理。
  今天日本钞票最大面额是一万日元,上面的那个头像既不是天皇,也不是任何政治军事人物,而只是一位只写了几本书,办了一份报纸,办了日本第一所大学的福泽谕吉,这样一个人成了现代日本民族的灵魂人物。这是为什么呢?他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先是心灵。因为,一颗没有精神根基和文化底蕴引导的现代化之树,无论你怎样去灌溉,去栽培,去催生,它结出来的肯定是一个苦果。在一个物质过分发达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一种精神之水来清洗它物欲的伤口,用一种精神之剂来消肿它物性的脓包。
  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没有在世界舞台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没有领先的潮流的领域、品牌、标准,更没有令我们魂牵梦绕望眼欲穿的诺奖得主。我们用尽了天赐的各种资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破坏,更大的破坏是人心灵的瓦解,内心世界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完全丧失。最后只有依附于外部智慧,去换取满足欲望膨胀所需要的消费资料,换取GDP数字的增长。这样的发展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因此,十七大提出,我们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我们需要弘扬博大精微的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更需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新的世纪里,在文化建设上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香港文化委员会主席的张信刚提出了一个文化建设的“C++”工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张说,“C++”代表Creative Chinese Culture,即创造性的中华文化;第二个“+”,是说除了要学习追赶人家以外,还要寻找自己发展的道路。当中国找到一条新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时候,可能对整个人类60亿人口中的至少30亿以上的人口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因为欧美国家发展的道路是别的国家无法学习和重复的,而我们发展的道路有可能作为别人借鉴学习的一个范式。
  当年达摩祖师东来之前,他的师父曾告诉他,震旦之国,有大乘气象。并付嘱:法流所至,得道之人如稻麻竹苇之多,不可胜数。如果中国没有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人文思考以及开明博大的胸怀,即使佛陀东来,可能也没法教化。纵观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历经盛衰变迁,几经异族统治,但他的精髓,精神却始终贯穿,这种文化以柔克刚,同化异族,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在历史交替之际,常常可以看到亡国亡种的叹息,但这个民族,这种文化却又奇迹般的以更强大的姿态站立起来。如果我们能以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看中国的历史的话,就会明白自己现在所处的很可能只不过是一个短暂、巨变撞击中的特殊历史阶段。

笔者深信,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文化终将给中国国民带来绵远的福泽,终将给世界带来全新的气象。
  附:温总理的新诗《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本文借用了姚国华《追寻缺失的大学精神》一文的某些观点,在此表示感谢!)

版权所有,若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