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搏弈两市收阴,风险积聚警惕震荡


  今天两市直接跳空低开,总体呈现震荡格局,大盘蓝筹息鼓休整,沪深指数也随之进入调整。午后受重权股抛压影响,深沪股市维持低位振荡,沪指一度跌破6000点,深市虽然早盘有所冲高,但在地产类个股再度走弱带动下也逐级下跌。盘面热点散乱,前期领涨的核心蓝筹股因消化获利盘而转入振荡,二线蓝筹展开补涨,多空争夺搏弈。

  今日上证综指开盘6057.43点,最高6088.89点,最低5982.20点,收报6036.28点,下跌55.78点,成交1361.97亿;深成指开盘19324.54点,最高19551.73点,最低19203.11点,收报19288.29点,下跌70.15点,成交651.43亿。沪市364家上涨,487家下跌;深市331家上涨,347家下跌。

  今日3G板块,基金板块,电力板块,化工化纤板块,电气板块,交通设施板块,旅游酒店板块,农业板块,通讯板块,H股板块,奥运板块,电力设备板块,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板块,航天军工板块,小盘股走强。大盘蓝筹走弱。

  航空板块全天走势平稳,尾盘最后30分钟内突然爆发,集体放量拉升。五大航空股的即时涨幅均超过6%,上海航空曾一度直接上拉11个百分点。截至收盘时,整个航空板块全部翻红。上海航空涨幅达5.54%,南方航空上涨2.33%,中国国航上涨2.16%,海南航空上涨1.72%,东方航空上涨0.88%。其中海南航空的换手率达7.02%。

  蓝筹股价格急剧膨胀局面的出现,是股市行情持续上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日本泡沫经济初期的表现比较相似,应该引起关注和警惕。特别是,在本轮蓝筹股行情中,买入主力是“散户”和“散户化的机构”——既有日均交易额1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也有90%比例由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开放式基金。统计显示,10月8日至10月15日期间,日均成交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账户净买入沪市十大公司股票597.57亿元,日均成交10万元至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账户净买入86.98亿元,而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券商自营同期则均为净卖出状态。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在“十一”长假后的首个交易周,以基金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上证综指冲击6000点之前大幅度调整仓位。据统计,基金上周在沪市合计净买净卖高达1432.24亿元,一周套现资金62.67亿元,并对252只沪市重仓股进行减持。在具体调仓名单上,权重指标股基本是基金增持的主要对象,不仅是老蓝筹股,中国神华、建设银行、北京银行等新蓝筹也在基金哄抢之列。

  从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券商来看,三季度券商业绩大增已经毋庸置疑,不仅比去年同比出现大幅增长,部分创新类券商甚至出现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超出今年整个上半年净利润。

  今日,中信证券发布预增公告,称预计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750%以上。昨天,吉林敖东发布业绩修正报告称,预计公司今年前9个月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700%至800%,意味着净利润将达到16亿至18亿元左右,比其今年半年报公布的上半年净利润9.78亿元高出几乎一倍。因为吉林敖东主要的净利润来自于对广发证券的投资收益,因此这一巨额增幅基本代表了广发证券业绩增长状况。10月16日,宏源证券公告称,由于证券市场持续向好,经纪业务收入及证券投资创新品种等收入增加,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500%左右,第三季度增长幅度约为2600%左右。而就在上周六,东北证券发布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亿元以上,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000%;第三季度预计净利润4亿元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长8600%。海通证券也在上周五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超过4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幅度预计超过4200%。

  券商的业绩缘何如此“出彩”?笔者认为,股市行情的火爆是最重要的原因。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券商佣金总收入已突破1300亿元大关,而近两个交易日沪深两市的总成交额也稳稳站在2000亿元以上。二级市场的持续活跃,券商佣金收入大幅提高,这成为券商股强劲表现的催化剂。此外,创新类券商第三季度业绩暴增的“功臣”,还来自于投行收入和权证结算收入。第三季度多家大盘股发行上市,为券商的投行业务贡献了大量收入。另外创新类券商大量创设权证,而许多权证集中在今年第三季度进行结算,从而兑现了巨额利润。

  从年初至10月16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涨幅分别达到127.7%和191.23%,两市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个股价格涨幅也普遍较高。股指在短期内大幅上涨,资产价格急速膨胀,必然造成风险的积聚,这已经成为业界和成熟、理性投资者的共识。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出于促进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保护广大投资者根本利益的考虑,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证监会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投资者教育、防范市场风险,同时进一步加大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央行连续多次调整利率、准备金率和汇率浮动区间,银监会加快推动QDII工作以分流股市资金,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等。对于这些政策,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应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作。

  风险的积聚需要化解。化解风险,投资者要进一步树立风险意识,切忌动用生活必备资金入市炒股,避免不切实际的攀比和预期,以理性态度参与经济成果的分享。

  在目前多空激烈搏弈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投资并减少风险,是投资者应该急切考虑的一件事。笔者认为,如果投资者资金尚未发现风险所在,那么就应该偃旗息鼓,如果看清楚风险所在,就应该避免受到强烈震荡带来的损失。

  笔者认为,投资者要及时减少仓量,调整仓位,对一些中长线的投资更需要减少投资量。有关消息证实,月底资金将大幅度紧张,这将面临比任何空方更严峻的利空。

  少赚即赢,少赚总比套半年好。有的投资者从5.30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因此其他投资者别跟随其后。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