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宜平白朴实,简单明了,就是要说白话;不宜咬文嚼字,故弄玄虚。弄不好,很容易变成空话,甚至出现笑话。
阿伦肯尼迪认为对于局外人来讲,价值观的措词听起来就像陈词滥调,只有组织内部的人员才能真正理解到其中的哲理精髓。但有些企业在表述企业文化理念时不重内容,片面重形式,看上去文采飞扬,读起来朗朗上口,可就像雾里看花,不具备任何适用性和实用性。什么“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类,故弄玄虚,有点儿可笑。“水”所蕴含的意思太多了,可以是柔,也可以是钢,可以是包容,也可以是坚韧,还可以是不思进取(水往地处流),不知这家企业到底取水哪层含意作为主导理念。这样的理念提出来让人不知所云,员工无法从中得到观念的引导和行为的指导。
企业文化好象空气一样存在于企业之中,作为一种氛围,企业文化看似无形,却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它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状态,而是这种状态所蕴涵的对工作的感情;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文化虽然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外,却又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员工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标准和方向,因而其最大作用不是拿来炫耀给外人看的,而是拿来自己用的,重点是关注其内容的指导性及其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我们并不反对企业文化理念文辞优美,只是过分拘泥于形式很容易让内容流于空洞,即使言之有物,也可能因言词深奥而难以理解。企业文化理念表述宜平白朴实,简单明了,想让大家怎么做就直说,没有必要转弯抹角请参考仁达方略咨询公司的成本理念:
◆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包括时间和金钱
◆提高效率,合理安排各种资源
◆不要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崇尚简单,要用智慧和热情而不是金钱去打动客户
◆不犯同样的错误
◆不断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
企业文化一旦成为空话,也就离笑话不远了。比如很多公司的人才理念是“以人为本”。就是一句很可笑的空话。即使员工不承认公司价值观,不努力工作,没有达到职位需求的能力要求,也要以他们为本,不做任何处理吗?那样制度中很多条例都将形同虚设。以人为本需要前提和条件。一个合格员工起码有三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有信仰,就是认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信仰;二要有信任,因为企业是一个团队组织,没有信任不可能成为团队;三要有信用,就是自己干的活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就是最基本的信用关系。如果我们员工能够达到这个要求,以人为本是没错的。
如何让企业文化不成为空话,笑话?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让这些理念的每一句话都脚踏实地,不踩空。我在《价值观的起飞与落地》一书中用大量文字描述了价值观如何落地的问题,但是,价值观若要落地,在起飞阶段就应打好基础,也就是建立的文化理念具备落地的条件,企业文化的理念从提出时就不是空的、玄的,能够应用于管理,员工的每个职业行为都可以从这些理念中找到依据。例如效率理念,可以是“按时完成工作,日事日毕;以团队的方式完成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事;坚持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取长补短,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并不断丰富自己”。这句话很直白,很简单,但是可以给员工明确的指示,而且只要员工按这个理念去做,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果不按时完成工作,无形中也耽误了其它员工的时间,影响整体工作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企业文化理念需要这样的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