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在唐、玳时已有玉雕,到明代时苏州玉雕工艺已名闻全国。明朱应星《天工开物》中说:“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明代苏州艺人陆子冈,被称为“碾玉妙手”。清代由于天山南北通行开阻,玉材不源增多,玉雕得到更大发展。阊门内的专谱巷至学士街一带,玉作鳞次栉比。阊门外吊桥堍更遍设玉器摊,而有“玉器桥”之名。每逢农历九月十三日到十六日在阊门内周王庙祭祀祖师周宣王诞辰,同时有玉器观摩、交流等活动,促进了玉雕技艺的进一步提高。玉工辈出,如道光年间的徐鸿、朱宏晋及清末的宋、卫二家。
玉雕年用玉材,道光前多用(新疆和阗、玉河所产)的老山玉,色泽有碧玉、琟玉、琼玉、瑎玉、瑳玉,专门制作宫庭悬挂磬、官绅佩带的珮等挖花玉片,和鼎、盆、碗、镯、簪、如意以及用碎玉嵌镶屏风等立体产品。同治后用(亻面)甸输入的翡翠生产翠花。光绪末年,改用东北新山玉材。苏州玉雕工艺以小件为主,工艺精湛,具有空(虚实相称疏密得宜)、飘(飘逸剔透,线条疏畅)、细(琢磨工细,设计精细)的艺术特色。清末以来,苏州玉雕曾萧条一时。解放后,恢复平面挖花、瓶、炉等传统产品,还设计晋唐仕女等立体产品,精巧绝伦,多次获奖,远销国外,深受欢迎。
玉雕年用玉材,道光前多用(新疆和阗、玉河所产)的老山玉,色泽有碧玉、琟玉、琼玉、瑎玉、瑳玉,专门制作宫庭悬挂磬、官绅佩带的珮等挖花玉片,和鼎、盆、碗、镯、簪、如意以及用碎玉嵌镶屏风等立体产品。同治后用(亻面)甸输入的翡翠生产翠花。光绪末年,改用东北新山玉材。苏州玉雕工艺以小件为主,工艺精湛,具有空(虚实相称疏密得宜)、飘(飘逸剔透,线条疏畅)、细(琢磨工细,设计精细)的艺术特色。清末以来,苏州玉雕曾萧条一时。解放后,恢复平面挖花、瓶、炉等传统产品,还设计晋唐仕女等立体产品,精巧绝伦,多次获奖,远销国外,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