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遭遇强寒流


200714日是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证券市场热闹非凡,上证指数一度上涨6%,尾盘受获利回吐盘打压快速回落,收盘时涨40点,收2715点。与证券市场的火热不同,国内期货却是另一番景象,受外盘连续走低影响,国内各品种在首个交易日都选择了低开低走的方式,铜、铝、燃料油处于跌停状态,强麦也于尾盘被打到跌停位置,就如同一场强劲寒流袭击后的荒野,整个盘面是惨不忍睹,。

  国际市场,宏观基金在商品市场发出明显的做空信号,国际铜价在新年过后出现了大幅下挫,LME三月期铜在有效击破6300点的关键支撑位后,6000点整数关口也被空头轻松拿下,收盘报5860美元/吨,一天下跌430美元,跌幅为6.84%。据分析,根据交易所报告,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增加3174吨至31300吨,LME铜1月3日库存增至192550吨,库存的大幅增加是导致铜价下跌的直接因素,而原油价格的下跌和美元的反弹则加剧了铜价的下跌趋势。

  工业品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和美元强劲反弹,也波及了农产品期货。3日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小麦期货当天大跌近5%,因美国谷物交易商认为,美国大平原周末的降雪有利于该地区冬小麦的生长.玉米和大豆追随小麦期货下滑,因投资者在这些市场减持大量净多头部位。美玉米接近跌停,豆类合约下跌幅度也超过2%。商品价格的下降,尤其是基础原料价格的回落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从各大重要市场的股票指数可以发现这种有利的迹象,欧洲多个指数创7年来的新高,道琼斯目前也处于历史的高点,香港市场和中国大陆的股指也是连连刷新历史新高。

 有分析师认为,商品期货的基金有可能流向证券市场。目前基金的操作对商品市场产生结构性冲击,农产品期货与工业品(基础原料)期货有很大不同,工业品期货的牛市在2006年下半年结束,而农产品期货目前仍处于牛市的调整之中,以玉米期货为例,美玉米可能处于2005年11月上涨以来的四浪调整之中,其重要的支撑为324(三分之一回调目标),263(最大调整目标),虽然出现基金的抛售,但还没有到真正看淡玉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