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杨 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经典诗篇是诗人形容农民种地的艰辛和食物的来之不易。孰不知钢铁的制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制造过程经历了“采矿-选矿-冶炼-锻造”的复杂工艺。笔者相信,这位诗人当年并不了解这一行业,倘若了解的话,那么有关钢铁的不朽诗篇也必然会跃然纸上……

尽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十分重要,可是钢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小到衣服扣子,大到飞机、轮船,哪个又不是用钢铁制造的呢?然而钢铁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么重要,而赞美之词无非也就是一个“好钢用在刃上”的话语。显然,和粮食相比是不公平的!

当然,笔者在这里并非要讲的是钢铁的炼制过程,更重要的是讲叙一个道理。在生活中,师父就是师父,始终以技术精湛,以及丰富的经验使人们倍加尊敬。那么师父又是怎么从一个小小的徒弟而逐渐成熟而成为师父的?其实这一过程也就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的过程,以至于一个平凡的人成为一个栋梁。

实现生活中各行各业的高手如此,其实证券市场中的操作高手也是如此,而市场更是如此!中国的证券市场虽然已历经了十来年,但和国外的成熟市场相比,我们仍然是一个未脱稚气的“孩子”。当然在近几年股市的发展中,我们的市场也日臻成熟,如全流通问题、市场过度操纵问题、以及上市公司虚假包装等等,都在逐步得到解决。可是这并不能说我们的市场已经完全摆脱幼稚的面孔,更不能说我们已经和国际市场完全接轨。

虽然,全流通的问题,也就是最能显示和国际接轨的举动不仅在按步就班地进行,而且已近尾声。而且大的航母级国营企业也在逐渐上市,如:宝钢、首钢、鞍钢、长电、中石化、联通等等,以及近期申购一度吸引近万亿资金的流通盘高达100亿的中国银行。但这对于一个要和国际接轨、市场要走向成熟的市场还远远不够。当然,这些超级大盘股的上市场对市场也不是纯一味的利好或利空,它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来讲具有两重性。好的方面体现在: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经营的特点显现无疑;而不好的方面则体现在:由于目前市场才刚刚走好不到一年时间,市场中的投资者对超级大盘股源源不断的发行十分忧虑,从而只要出现有超级大盘股的发行,市场总是出现剧烈的波动。这一点可从67713日中行发行和工行的发行引发大盘的暴跌中体现无疑。估计这种现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始终是大盘不稳和出现暴跌的润化剂,对此投资者要清醒地看到。

本周新股的发行家数高达五只,其中大秦铁路的发行量高达30亿股,这新是市场的扩容,同时这也是中国股市与国际接轨以及几近成熟所给市场带来的阵痛!但管理层也不会因为市场出现了阵痛而停止中国股市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后市大盘即使出现不断的上扬走势,甚至股指不断的创新高,但投资者在心里也应对新股扩容有所戒备,从而尽最大可能地做到操作上的有张有弛。

就大盘而言,涨跌互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股市的自然规律。大盘绝对不可能存在只涨不跌或只跌不涨的走势。如果是这样市场,就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它将标志着投资者将是零回报。如果是这样你还愿意投资吗?目前,大盘的走势的确是受超级大盘股没完没了上市的影响极重,市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认为破千五,有的认为再创新高,甚至市场中还有一些极端“分子”说:“市场已不是年初的市场,牛市就此消失”。姑且不论谁对谁错,单就市场的看法,笔者认为大盘的走势犹弹簧效应,压多了自然会强劲反弹,拉的厉害也自然回缩,大盘的原理就这么简单。当然,这一简单原理只要在牛市中运用,你会发理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而我认为目前大盘正是处在不折不扣的牛市之中,只要手中持有的是好股票,即便短期大盘受扩容的影响出现了波动,但“长线是金,中线是银,短线是铁”就是为你而言。

目前,市场中有经验的、始终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投资者之所以盈利,其实贵在有一个好的心态。然而好的心态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市场中不断磨练中换得的。如今的市场中新股民太多太多,对于这些新股民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那么在后市越来越多的扩容压力下的大盘出现暴跌中将不可避免的要遭受损失。那么有没有一个磨练心态的捷径呢?笔者认为:好行情中适当地有意踩空将是你心态“百炼成钢”的必由之路。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www.0755f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