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中国仍难以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反对林毅夫观点
【林毅夫认为中国在今后20多年仍然可以以目前速度实现经济增长,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实际上今天的中国经济仍然是相当脆弱的,因为它只是单纯要素成本低廉的优势而获得了经济增长。但这种优势并不能长期保持下去。当这个优势削弱后,如果没有科技因素的崛起以替代成本低廉的因素,那么中国经济将难以长期维持高速增长局面。林毅夫的问题正在于没有过看到这种情况,因而武断地以为,只要存在政府的各种规划,就可以顺利达到目标,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另外,就算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也不一定就是世界最强经济体,"最大"与"最强"并不是同一回事。现在我们已经不难看出,由于缺乏科技因素,中国的经济所能够创造的利润越来越低微,而这种低微利润一方面只是使中国经济变成了以自己的血汗劳动而对发达国家的福利补贴的经济,另一方面,这样的低微利润很容易被市场波动所吞噬,从而使经济活动失去意义。而林毅夫的思想却总是反对科技进步的,因为在他看来,这又是另一种"赶超"的体现;他要发挥中国自己的最大优势,即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是,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提高,则这种优势就会变成劣势,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黄焕金】
经济学家预言:到2030年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经济体
2006年05月30日 15:46
中新网5月30日电 25日在武汉举行的东湖论坛上,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根据"十一五"规划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非常有可能再维持这样的速度20年甚至30年。林毅夫还表示,到203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林毅夫是通过对比中美崛起过程中的异同,并在分析了目前中美关系现状之后做出上述判断的。
林毅夫说,有很多人将中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崛起,跟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崛起类比。"中国现在当然也有这种快速追赶的态势,但是我觉得,中国跟美国比较起来有所不同。"
林毅夫表示,目前中美之间的 "赶超与被赶超的赛跑"基本上不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
第一,现在美国和国际上最关心的问题是怎么样来制止恐怖主义以及怎么样来解决朝鲜和伊朗的问题,而这两个方面,和中国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中国的经济发展本身对这些发达国家的大公司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大公司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老总要坐稳他的位置,每年一定要增长,就必须有像中国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给他们服务,对于美国公司而言,经济利益是最实实在在的。"我想中国威胁论造成的政治上的对外环境的摩擦,应该也不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太大的影响。"
第三,中国政府在处理摩擦上--像处理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已经越来越高明。"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国际环境,用李白的一句诗来讲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贾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