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战略 垄断阴谋出狠招


正当2005年11月2号的清晨我们刚刚睡起来,微软董事长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Bill Gates) 趁着很多中国人脸还没来得及洗的时候,就在美国发布了微软的最新发展战略,盖茨说微软希望创建一个新平台,使其一些应用软件不再“常驻”计算机的硬盘,将通过即将推出的“live software”将软件变为服务,具体产品就是网络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即“Windows Live”和网络版Office办公软件即“Office Live”,微软的新战略就是要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服务,更让人震惊的这些新产品和服务的赢利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不是普通的购买产品和服务收费,而是依靠这些软件被免费使用时带来的广告费收入作为未来的主要利润来源,在听到这消息后不得不让我们打一个寒颤,惊得一身冷汗。  

  有所谓业内人士分析,微软此举是为了对抗为了应对来自雅虎和Google等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因为Google等公司通过互联网推出了一系列免费服务以及基于Web的企业应用,对微软的传统软件产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的确是这样Google总是不断拿出新东西让我们吃惊,免费的Gmail、Google Earth、Google Talk等都是让大家吃惊不小的东西,最近又业内传闻Google即将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虽然未经证实,但是对微软来说这样的事情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该出手时就出手挤掉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让他们无法立足是上上之策,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在的微软新战略一幕,否则自己的垄断地位,迟早有被撼动的一天。  

  盖茨说网络广告是一种重要的赢利模式,新推出的Windows Live和Office Live也依靠广告来盈利,这是对微软主要传统赢利的一种革命性的颠覆,但对于微软的竞争对手来说这无异于是微软在通过收入模式的变化来革自己的命,微软的Windows Live使竞争对手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如果学习微软转换收入模式也依靠网络广告,这无异是在找死,因为微软可以在短时间内不依靠这种广告收入来赢利,而绝大多数竞争对手却未必;如果自己按兵不动,微软的免费使用就意味着自己会市场尽失,这无疑是在等死。   

  据了解,微软计划推出Windows Live的网上服务,向Windows用户提供其MSN在线服务的内容。Windows Live服务将包括微软的Messenger即时讯息服务、名为Kahuna的新的网络邮件服务以及用于创建网络日志──即博客的Microsoft Spaces服务。我们看得出微软在其新战略中还是“继承”和“发扬”了自己的捆绑销售战略,而这次不同的是“live software”战略的导向是连向用户收钱也不用了。免费对微软来说是一块蛋糕,因为用户失去了使用成本,产品市场占有率必将迅速扩大,免费而导致操作系统的占有率会更加稳固,从而被捆绑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会疯涨,这无论对于操作系统还是捆绑软件的竞争对手来说无异于是一粒七步即倒的毒药。  

  捆绑销售一直是让微软横行于IT领域的“法宝”,因此微软也在业界落下一个垄断“美名”,垄断市场也意味着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这也正是微软“乐在此、爱在此”的根结,频频出招,屡试屡爽,但微软在全球的反垄断官司也是此起彼伏。总结起来微软捆绑的战略有“三板斧”:  第一斧,装聋作哑,先捆绑再说。  

  微软在推出各种语言版本的操作系统软件时,先明知故犯的捆绑上各种可以捆绑的软件,然后拿到各个国家去测试当地竞争对手和政府的态度,如果没有企业和政府提出异议,就等于对方默认,这是微软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第二斧,有反对的就花巨额费用和竞争对手打官司,并且是持久战,消耗对方。

  如果企业反对捆绑,而当地政府和司法部门也态度强硬,甚至需要司法解决的那就解除捆绑。例如2004年3月,微软拒绝剥离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软件,双方长达5年的谈判破裂,欧盟委员会作出裁决,微软滥用其视窗操作系统的市场垄断地位,与竞争对手进行不公平竞争,伤害了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利益,因此对微软处以创纪录的4.97亿欧元(合6.65亿美元)罚金,并命令其改变业务方式。2005年10月微软在美国以7.61亿美元的代价与RealNetworks和解了与Media Player相关的反垄断起诉。  

  第三斧,威胁退出该国家或者地区市场给竞争对手、下游合作伙伴、政府和法院施加压力。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2001年启动了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当时,韩国的互联网门户网站Daum通讯公司投诉微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捆绑其它服务违犯了反垄断法规。最近微软在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一份文件中表示,如果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要求微软删除代码,或者专为韩国市场重新设计Windows,从韩国市场上撤回Windows,或者推迟在韩国发布新版Windows将可能是必需的。这种态度被韩国方面认为是一种施加压力的威胁,但是这种做法是否能奏效还有待观察。  

  微软“live software”战略的发布,又让微软进了一步,竞争对手就又退了一步,微软在跑步前进,对手也就在倒步后退,然而再退后面就是万节不复的万丈深渊。  

  微软对MediaPlayer播放器、对MSN、对博客的直接捆绑,还有对对电子邮箱、对搜索引擎等的间接捆绑,造成了对相关企业的合法权利的侵害。众所周知微软的产品当中当家花旦是操作系统Windows和应用办公软件Office,这也是微软的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微软推出的新产品所针对的客户是全球2800万家小公司,为他们在网络上提供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微软在这个产品领域的竞争对手并不仅仅是还未崭露头角Google一家,国内如办公软件WPS和金山影霸生产企业的金山,影音播放软件解霸的制作公司豪杰、,还有大量的即是通讯软件企业如QQ腾讯、UC新浪、泡泡网易等,据闻微软还将在操作系统中捆绑杀毒软件,现在还在作壁上观的江民、瑞星、金山毒霸等企业届时还会加入其中。  

  然而,纵观国内受到微软捆绑销售侵害的厂商的反垄断的热情,可以说是冰凉刺骨,既没有厂家愿意站出来振臂一呼,更没能形成一个反微软垄断侵害的联盟组织,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出台《反垄断法》的现状下,更是任由微软的垄断行为在中国市场肆意横行。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反垄断处的一位官员目睹这种现状曾主动对媒体表示,“我们国家虽然还没有出台《反垄断法》,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所有的反垄断行为就无能为力,只有一家或者多家企业向我们部门反映这种垄断损害事实,我们也可以开展反垄断的相关调查,但是一直没有看到有企业来主动反映情况”。这不由得让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这些被微软垄断侵害企业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