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和演”厚待中国年青人
2006年5月11日布什和夫人10时45分在起居室接见余杰,王怡,李柏光。三人都是中国基督教家庭教成员,三人还都是北大校友。
中国大使馆曾要求布什取消会见三名异见人士,但布什不理会,在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方面做足文章,高调应对,“会见安排在布什总统的起居室”“会见时间由原订的30分钟延长至1个小时。美国副总统切尼,国务卿莱斯,白宫发言人,以及布什的新闻秘书等人也参加了见面。” 早有“民主斗士”之称王怡、余杰、李柏光三人,以中国基督教家庭教成员身份。说明“数量迅速增长到约一亿” 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与党团员、股民、网民人数相当的“中国基督徒”理所当然成为布什“和演”争取的“新宠”目标人群。
布什说:“这是我私人的会客室。我通常在这里接待我个人的朋友,我曾经在这里两次会见了达赖喇嘛。你们是勇敢的人,是我的朋友,我很荣幸在这里会见你们。我非常愿意倾听你们的声音,你们的信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谈话是在一种十分温馨的气氛中进行,总统很亲切地一一问询了三位青年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总统特别关注中国的宗教问题,问到各地的家庭教会的情况。作为异议作家和北京方舟家庭教会的成员,余杰详尽地回答了问题。王怡和李柏光不仅是基督徒,也是法学专家,他们对地方的教会情况也多有了解,也分别回答了问题。余杰等对于雅虎等美国电子高科技公司在中国开拓市场和推销产品的行为方式提出了看法,布什总统回应说,美国的社会对美国大公司在中国做生意的事十分留心关注,都认为它们应当遵循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另外宾主还谈到有关媒体的问题。
余杰:“里根总统因为埋葬了苏联东欧的共产制度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帮助中国发生这种变化,也许是上帝给总统先生的历史使命。”
布什一共邀请了七个人前往白宫“受洗”,胡锦涛前脚才走,七人就受宠受邀“受洗”, “三人还向布什总统谈及他们的信仰经历以及在国内从事捍卫宗教自由和其它人权方面自由的经历。”“布什总统会见这3人时,中国自由状况高峰会议组织者傅希秋也在场。整个会谈的时间比原来预定的半小时,增加了一倍,直到11点45分才结束。谈话结束之后,布什总统亲自打开面朝玫瑰花园的玻璃大门,特意带领来宾来到橙色客厅的阳台上观赏花园里的美丽风景,并与客人合影留念。
余杰和王怡是中国著名异议作家,李柏光则是一位人权律师。这三人以基督教徒名义访问美国是为了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中国自由状况高峰会议。在与美国总统会面8小时后,余杰和李柏光便分别受到中国神学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的电子邮件,引述"鉴于近日引起广泛关注的某些国际事件"认为目前不适宜邀请二人来港,从而取消6月11日至24日的访问研究计划。
危害
中国政府对付异议人士的能力也日益收缩,其威慑力比之20多年前已有天壤之别。这是中国社会自由增进的一个真实脚印,但也给中国政府本身造成一种困惑: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积极介入,政治异议在中国已成为一种相对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行业。一次极端言论就可制造一个异议英雄,例如焦国标;来自海外的邀请或奖励也不断令异议人士受到鼓舞,并使越来越多的潜在英雄进入“转正”行列。尤其是每次中西进行政治交易,中国的“人质外交”等于使国内异议人士拥有了“免死金牌”;只须足够激进,就能进入海外关注的视线。布什在此次与异议人士的会面中也明确表示,希望自己的接见能对异议人士的处境有所帮助——这是一条低门槛的成名之路,其效应激励着数以万计的被自由思想“启蒙”的青年。这种情况就象滴水穿石,正在一步步浸蚀中共政权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