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私家车的拥有量在全国是有名的,在全国十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广州,一直排在老三的位置。据成都市交通局车辆管理所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成都机动车数量为131万辆,其中私家车数量为119万辆。成都私家车拥有量已超过机动车总量的85%以上,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与成都相比,重庆的私家车拥有量要少得多,早在2001年,重庆就跻身全国私家车拥有量十大城市之七,排在第三位的成都私家车拥有量是重庆的2.8倍多。种种迹象表明,5年之后的今天,这个差距还在拉大。
在说到这种差距时,重庆人总是会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诸如重庆公路状况没有成都好,重庆高收入阶层没有成都多,重庆养车成本比成都高,等等。不过,这里我不是要讨论出现两地私家车拥有量悬殊的原因,而是从私家车显示的一些表象看出成都人重庆人之间不同的文化性格。
细数起来,成都人重庆人买私家车主要区别有三:一是买车的人群不一样。成都买车人多为普通居民,而重庆购车人则多为个体私营老板,或者少量经济比较宽裕的普通家庭。并非重庆有钱的普通家庭不多,而是普通的重庆家庭没有买私家车的那个习惯,情愿花几十万买商品房,也不愿花几万买私家车。
二是买车的目的不一样。重庆人买车注重实用,总喜欢掂量掂量买一辆私家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用不用得上,能不能带来效益,是打的便宜还是买私家车便宜。掂量来掂量去,最后的结果是,普通重庆家庭一般是不会买私家车,除非有人想显示自己。而成都人买车则不一样,没有那么多实用的考虑,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生活过得舒服一些。
三是所买的车不一样。重庆人买车有一个心态,不买则已,要买就一定要买个上档次的,因为重庆人特爱面子,担心买个低档车有失身份,所以重庆街上很少看到低档的私家车。而成都人则不一样,没得那么多讲究,只要比没有车的日子舒服,就尽量先成为有车一族,车的档次倒不是首选因素。因此,在成都你能够看到私家奥托车满街跑。据不完全统计,成都私家车中有60%到70%是5万元到10万元的经济型轿车。
这样一来,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重庆人疯狂地生产车,成都人悠闲地玩着车。成都一直是重庆长安铃木奥拓在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总体保有量已经突破10万辆大关。
重庆人以为自己赚足了成都人的银子,成都人则在重庆人的忙碌中享受闲暇。
重庆人不理解成都人,满大街的茶楼,麻将馆,成都人懒懒散散,简直不求上进。
成都人也不理解重庆人,忙忙碌碌,没有尽头,重庆人简直不懂得生活。
重庆人的生活一个字概括——“忙”。
成都人的生活一个字概括——“闲”。
其实,累和闲都是一种状态,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不过,成都人在“闲”中把成都打造成休闲之都,整体发展水平在重庆之上。而重庆人呢,在“忙”中除了多几栋高楼之外,居民生活水平比成都差得远。
那么,重庆人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消费观念,像热爱山城啤酒那样热爱长安奥托,“忙”中偷“闲”,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多奉献点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