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者


我发现很多时候公司就像一所学校,而管理者通常都担当着班主任的角色。一个班级成绩好与坏,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班主任的个人风格与能力。
 
我念了将近二十年的书,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值得我高兴的是,每一个教过我的老师都让我有一种感觉:我很庆幸。
 
还记得十几年学生史中唯一一次没完成作业的情景,我的启蒙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要赶我回家,让我一辈子都记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完成。我的第二位老师发掘了我的写作才华,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让我觉得自豪也自信,区区四元钱的稿费成了我最早的一笔收入。初中时候,只对数学外语感兴趣的我遇到了颇为严格的语文班主任,那种魔鬼式的训练可能说的就是她,不过,也是她让我知道了“想偏科,没门儿”的道理。在临近中考的初三,一位政治课老师做了我的班主任,她还是我姑姑的好朋友。本着不能给姑姑丢脸的原则,我从一个对政治课最不感冒的学生成为成绩最好的。老师也由于姑姑的原因,对我尤为苛刻,她坚信严师出高徒。你试过几分钟一字不差的背诵两百余字的政治概念吗?说真的,当我完满完成她的提问时,我觉得自己已经是神童了,过目不忘。大学的时候我遇到了学校里最帅气、心肠最好的辅导员老师;研究生阶段,遇到了我的导师,他帮我选择了改变我价值观的研究方向,并且教给我一套非常实用的管理方法。
 
我的学生时代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我也成了一个班主任样的角色,不知不觉地管理起一个团队。有时我在想我的老师风格和能力都各有不同,但是对于我来讲都是那么难忘,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与我适当的付出,我没有觉得任何负担,反而很充实和快乐,当时的我懵懵懂懂的就得到了。回报也好,释放也好,总之是我给于的时候了。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不停的思考,一个成功的团队最重要的特色是什么,作为一个团队的leader,怎样做才能够让团队以及团队中每一个队员都成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恩师们交给我的都无一例外的有了用途。比如说做得不对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当然要用适当的方式;工作中难免有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要让队员们清楚工作的意义,在考虑每个成员特点安排工作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挖掘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力;出现任何状况都要对事不对人,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的,而不是把批评人当作家常便饭;每个人都有尊严,尤其中国人爱面子,对于那些出身显贵并且毕业于著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更是要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当然困惑的时候也有,但是当我们乐于面对时,困惑已经不再是困惑了。我们是朋友,我们无话不谈;我们是各自的老师和学生,以共享为荣。我们企图在快乐的同时完满的完成工作,在工作的同时感受着快乐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