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全面影响,也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7月12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法制讲座并作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在经济、社会、科技、国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加以运用。同时,要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党的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也都应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既要积极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又要大力加强管理方面的建设,推动信息网络化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发展 "。江总书记的指示对我们重视网络发展的影响,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利用网络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新特点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人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形式,是我们必须着力研究并着手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其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是:
1、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电脑网络,由学习者自己操纵计算机浏览组织者提供的宣传教育内容,本质上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说教"为自由浏览,学习内容由过去的任务专题变成多层面的大量文章、图文并茂的各种资料,使各层次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时间里都有适合自己的内容选择;另外,在大量的学习资料之间,再穿插大量生动健康的娱乐内容,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使受教育者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的、松驰有度地选择浏览对象,在主动的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这是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教育者的手段更丰富了。通过INTRANET(公司中的专用企业网络),实现一条电话线让各办公室的计算机都享受企业内部局域网和因特网的资源。学习材料、领导讲话、理论文章、法律条文,政策法规都可在网上下载。政工人员能摆脱存报纸、剪窗口、抄资料等低效方式,从而更新快,内容丰富,宣传质量也得到提高。
  3、受众面极大的扩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过去常用的一些教育形式如听报告、读报纸、开会、谈心、家访等,相比之下效率低了。如开会必须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在场;广播电视必须准时到点收看;报刊杂志也要留心订阅保存。时间上的同步性使受众面大受限制。而网络中如E-MAIL,BBS,新闻组,网络新闻,超级链接等传播手段,其"不同步"的特点,使乐意接受的教育者,随时随处能了解接收到教育的信息,极大地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现实虚拟、游戏娱乐、电子商务等功能的广泛运用,网络媒体功能越来越多,给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4、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能深入到社会基本环节。现在凡是有一定条件的企业,管理部门、技术工序、重点岗位都配有电脑,利用好电脑这个工具,在生产经营重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不仅成为可能,而且能成为现实。目前,中国家庭拥有电脑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网吧布满了大街小巷,因特网飞进了寻常百姓家。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就会转化为国内热点、企业热点、家庭热点、职工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流动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
网络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运作观念、手段、方式都日新月异,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增强创新意识,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加强。
1、大力扩建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网站。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网络上建立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超信息量、立体化、交互性强及方便快捷等特点,凸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进行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2、倡导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风气。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教育内容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要利用声、色、光、画等多媒体手段,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
3、开设网上论坛。通过电子邮件让群众就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形成大众参与局面;利用网络超时空特点,创造平等、信任的情境;推广在线调查,及时分析反馈,提高决策准确性。
4、加强网民的素质教育,增强他们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要以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注意提高他们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要教育网民遵守网上行为规范,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到不制作、不传播污染信息、垃圾信息。
三、 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要求
我们的政工队伍是一支宏大的队伍,但是在学历、知识结构方面还不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所以提高政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是当务之急。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的方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特别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政工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让他们认识网络、了解网络、最后做到操作网络,控制网络,利用网络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政工队伍的网络认识和使用水平,应该制定一个培训规划和学习制度,将掌握网络知识作为考核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条件。要把重点放在青年干部身上。青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所以要培养政治上过得硬、网络技术精湛的青年政工干部,努力建设年轻化、知识化的政工队伍。
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把握网络的特点,发挥它的优势,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