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我们必须要从最为简单的现象着手。现在的市场放眼望去,已经不能用哀鸿遍野,唉声叹气来形容了,因为该倒下去的,甚至不该倒下去的,都倒下去了。就连业绩和基本面非常不错的中国石化近日也开始下跌了。曾经为凄凉的市场悲观过,曾经为倒下去的投资者唉声叹气过的那些没有倒下去的获胜者,也无力发出一声叹息了。曾经多空之间的搏杀,成了空方的独舞。更因为多方的严重缺位,空方甚至开始自残,孤独到求败也是一种逻辑。当下,这种最为普遍的现象,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市场已经没有了什么人气,普通的中小投资者(一般投资者)已经失去了参与的欲望与动力,这是目前中国股市最为关键的问题。
从证监会推出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我们不难看出来,有这样一种思想始终影响着管理层:首先我们必须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如何保护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要通过不断健全的法律政策把以往制度的缺陷弥补起来,再也不能象以前那么出台朝令夕改的政策,让市场进行所谓的利好或者利空判断;另一种就是让利与民,让上市公司对投资者进行适当的补偿。从股权分置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以来,我们也确实看到管理层在这两个方面在同步努力,五一长假前积极进行立法工作,五一长假后推出了股权分置问题的具体试点方案和试点公司,高层的管理者还主动出来进一步阐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根本立场,但市场却以不断的下跌回应管理层这种思想和具体的措施。在原则和措施的性质都是较为积极的情况下,市场却作出剧烈的消极反应,我们不得不进入一个更深入的思想层面进行分析。
现有的改革方案,体现了以竞争为特征的市场哲学思想,却忽视了“竞争”的基础——“合作”,这种更广意义上的社会哲学思想。法律制度的建设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为未来的理性投资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我们不能期许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股权分置试点改革,管理层尝试着让市场自主演变,把部分权力逐步还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希望通过双方之间的博弈,一种变相的“竞争”来刺激市场,从而产生短期效应。最终,管理层似乎希望通过法律制度的长期效应和试点的短期效应形成一种向上的合力,让中国股市走出熊市,跨入牛市。但管理层却忽视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目前最为简单的现象——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已经失去了参与的欲望和动力,管理层期望的理想“竞争”状态缺乏投资者的“合作”前提。另外一点,现在管理层推出和制定的改革方案,对于参与者来说,有着一定的专业要求,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些高智商高知识储备者可以参与的市场环境。普通投资者可参与的程度很低,一种无形的技术障碍又设给了中小投资者,形成新的“合作”又成为了单方面一厢情愿的事情,没有“合作”,自然也就没有“竞争”。市场也正在以事实告诉我们,中小投资者仅有的一些参与合作的欲望和动力正在被不断下跌的行情消磨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