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爱情笔记(十七)拒绝悲观


     

 

悲欢与乐观的理由

 

 

在爱情的追求上,如果一个女人过了35岁,还没有实现自己愿望的话,是应该悲观呢还是应该乐观?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女人会有一些不幸的遭遇,或为情所伤,或为情所困,会面临何去何从的困惑和选择。

坚持乐观主义的女人,心里有着坚定的信念,认为希望就在前头,只要自己继续往前走,定能得到爱情。希望是乐观者的力量源泉,能让女人在失意或失败的爱情和婚姻中,抬起头来追求下去。乐观者有时也会怀疑,也会迷惑,但她们的内心从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她们不会将爱情作交易,换取富裕的物质生活。她们不会降低自己的标准,随行就市地随便嫁人。她们不屈从现实,在遭受现实打击之后依然不会屈从。

在大都市里,希望着的单身女人越来越多,主体是高学历的白领,自主意识充满着她们的个性。男人的眼光落到她们身上的时候,首先会感到高傲与自我。女人味被淹没在了傲然的自信之中,使她们常常在爱情上败走麦城。于是一些婚姻机构、爱情专家有了市场,出来激励她们对爱情的追求,为她们找出问题并给予答案。最有力量的说法是:相信自己是个值得爱的人,爱才会来到你的身边;必须相信爱,才能赢得爱。这些话是很动听的,能够克服负面想法,巩固信心。

应该说多数职业女性是乐观的,永远相信和守望着爱情。得到爱情时是那么的欢天喜地,但往往是好景不长,走进婚姻后爱情突然不见了,婚姻也随之宣告失败。这使她们对爱情产生了怀疑,感觉到爱情是那么的虚幻与易碎。这样的爱情值得不懈地追求吗?爱情会永远地相伴人生吗?有的会每天重复着誓愿:我相信爱,放开你的恐惧,拥抱你的梦想,打开你的心胸,呼吸爱的气息。用内心的信念,呼唤着对爱的希望,坚信自己会找到理想的爱情。

乐观主义更多的是接近理想,悲观主义更多的是接近现实。悲观也有悲观的好处,年过35岁的女人,在爱情中遭遇过失意和困扰,确实不应该太乐观。悲观比较适合现实生活,否则当信念被现实击倒时,就会不知道该怎么办。信念是有杀伤力的,信念粉碎时能够将人的意志摧毁,这时悲观就是抵挡杀伤的盾牌。悲观只要不绝望,就能冷静地面对现实,假如永远与爱情无缘,也会坚强地承受残酷的事实。

悲观主义会变得愤世嫉俗,对爱情充满着不信任。她们以自己追求爱情的遭遇,来看待现实生活里的爱情。一方面把爱情看成是美丽的谎言,一方面又企望爱情奇迹般的在自己身上发生。矛盾折磨的她们心神憔悴,眼睛里射出批判的眼光。悲观主义者,容易成为绝望的女人。

悲观其实来自对理想的向往,没有理想也就无所谓悲观。因为理想遭遇了现实的计算,爱无法如梦想中的征服一切时,悲观也就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注定的,天主教堂的神父在给婴儿受洗时就祈祷,要有好奇聪明的心,有乐观坚持的勇气和爱的力量,看来人的悲观与生俱来。

对过了35岁的单身女人来说,悲观者应该有一点悲观,悲观者应该有一点乐观。过于乐观,过于悲观,都对获得爱情不利。处于过于悲观的心态中,当爱情迎面走来时,也会失之交臂。也许悲观中抱着乐观的态度,更显示出一种老练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