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改成功的另一必须标志:站上千三!


      春节之后,我便一直忙于一项伟大的家庭“俗务”——带孩子,虽然乐在其中,但也有说不出的苦。毕竟,人到中年,需要负担的东西太多太多。乐,就不用说了,单说这苦:一是保姆难寻,无数次电话后,京城“保姆店”竟然无人可派;二是财经事多如牛毛,朋友们也都诧异于我的沉默,但我却竟然无法静心写出个像样的东西。记得节后股市交易第一日,我只抽空在某个有名的论坛发了一个帖子,曰:“狂犬吠日”行情如期启动,小心震荡。

       其后,我便再无心思写文章了。因为写得不到位,说得不准确,还不如不写,免得像当年在央视看小品演员刘亚津“劈木头”一样,当场“现眼”(“现场导演”劈不开黏结剂粘好的木头,当时成了“现眼”)……

       然而,今晚逮着点空闲,我却想说说近期股市在1300关口的争夺。因为,除部分人坚决看多之外,面对1300电关前出现的剧烈震荡,大多数人都摇摆甚至“保留性地倒戈”了。而在股指收出一根大阴棒的当晚,我在跟一个搞股评的朋友通话时便说,我有一个观点,关前震荡很正常,突破1300不会长,而只有成功站在千三之上,并成功完成股改,股改才能算是成功的。

     在千三之上完成股改,股改才算是真正成功的!这是我的观点。而看法的基点有三条:

      一,1300点是2001年步入股市大萧条以来证监会最看重的政策底,在此做底了多次。其他莫论,记得2003年11月13日笔者发表《理性投机者入场何妨<A href="http://business.sohu.com/42/27/article215542742.shtmlhttp://business.sohu.com/42/27/article215542742.shtml">http://business.sohu.com/42/27/article215542742.shtml</A>》一文时的最低点,便是1307点,其后便是为期四个多月的反弹;

     二,2005年两会后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最为厚道的“股市宣言”,讲了六点股市的问题,说了一句最得民心的话,那便是“由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所以如何如何。这话是3月中旬讲的,艘狐财经当日便邀我写个评论,于是便有了那篇《温总理用“厚道”打开牛市之门》。但此后,股市便开始了它直到6.8行情爆发前的疯狂杀跌,而谁都可以推测,这种非理性的走势是与其后推出的股改密切相关,这才让我有勇气在去年五月号召投资者到股市“选美”("http://business.sohu.com/20050530/n225753315.shtmlhttp://business.sohu.com/20050530/n225753315.shtml">http://business.sohu.com/20050530/n225753315.shtml</A>)。因此,我以为,股改成功的标志应该多加一条,即股指至少应该站在1300点以上,回归到总理讲话的大致点位。

     三,从股市现状分析,不论是从股改以来上市公司诚信状况,还是多方被压抑的热情,抑或是外资对人民币升值和对外开放背景下的股市觊觎来看,中国股市在2006年的走势也绝对不会再度低迷,并购、重组、科技、银行地产等几大板块的活跃度会远远超出所谓机构的想象。所谓“狂犬吠日”的说法,笔者并非源自心血来潮,“狂”会狂出点味道,1500是打不住的;但震荡起来,投资者便也能体会出那个贬义成语的含义。

        近期有报道说,李青原女士离任了,接着又有报道说“没有”,叶檀女士还写了篇文章谈了李青原的“贡献”,但就像去年笔者评论李女士“股改成功标准标志”的说法时言其为“野蛮改革”的代表一样,我现在也依然认为,股改成功的标志决不是所谓市值60%如何如何。在刘纪鹏先生以及笔者要以股指高低论成败观点的基础上,我还要说,如果股改没让股指站在1300之上,那么,股改便是失败的股改,不得民心的股改.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要让绝大多数人受益后才可能持久,股改也不能例外。拉拉杂杂写了这些,我估计我的“俗务”也要开始了。

     但愿我尽快能找到保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