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越多越反动”适合对三种人讲


http://bbs.cctv.com/forumthread.jsp?id=9175335

2006-12-02 20:25:54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 刘先明

有句话叫:知识越多越反动。有些人因为这句话,遭受过冲击甚至是迫害,现在有些人听着这句话,还愤怒不已。
可是,看过去和现在,的确有些人是“知识越多越反动”,那么是哪些人呢?按照本人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中的“五细”里的第一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的思路来分析,    本人认为这句话只适合对以下三种人讲:

一、脱离了人民本色的、但又掌握权力的、当官的腐败分子:
这些当官、掌握权力的腐败分子,他如果没有很多的知识,是当不上那么大的官的;没有很多的知识,也不会使出那么多老百姓想不出的损招的。在这样的人身上,知识越多越反动,是成立的。
我们现在到监狱去看一看那些与人民为敌的犯罪分子,尤其是贪污、腐败一类的犯人,有较多知识的犯人的比例是不是越来越多?是不是有一些具有较多知识的犯人,正是因为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其作案手法越隐蔽、罪行也越大!
腐败和知识不是一回事,但知识有时能促成腐败;有一些人,正是因为有了很多的知识,才有了腐败的机会、条件和腐败的新花样,走向了反动。很多没有知识的人,想腐败,但因为没有或缺乏知识,连腐败的机会和条件都没有。
通过积累一定的知识而上升到一定权位的人,谨记这句话的合理成分,是没有坏处的。

二、与人民为敌、破坏社会发展、反人类、反社会的犯罪分子:
比如:大毒枭刘招华,他掌握制造冰毒的知识越多,其罪行就越大、就越反动。
再比如:“911”事件中,一些恐怖分子开着飞机撞向美国世贸大厦,让很多的无辜的失去了生命和家庭。可以完全地说:这些恐怖分子如果不掌握足够多的飞行知识,是绝对不可能开着飞机撞准美国世贸大厦的。
说远一点,日本帝国主义过去侵略中国仗着什么?主要就是仗着较多的知识作为支撑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他们把人类的知识用于到反人类、反社会的军事侵略中去了。
对于这样的坏人,如果他要干一件坏事,那么,在他掌握关联知识较少的时候和在他掌握关联知识较多的时候,其做成坏事的可能性以及做成坏事后的破坏性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是掌握关联知识越多的时候,其做成坏事的可能性越大、破坏性也越大、越反动。
如果在两个想做同一类坏事的人之间进行比较,甲某掌握关联知识少,乙某掌握关联知识多,在其他犯罪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乙某所做的坏事的破坏性,通常比甲某做的坏事的破坏性要大。
可见,对于与人民为敌、破坏社会稳定、反人类、反社会的犯罪分子来讲,“知识越多越反动”也是成立的;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维护广大人民权益的机构来讲,了解知识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犯罪武器、工具和手段,从而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和提高打击犯罪的准确性,是有好处的。

三、僵化运用不适宜中国国情、民情的理论知识,导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决策背离人民意愿、伤害广大人民权益的“精英”分子:
每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其背后都是有相应知识作为支撑或依据的,如果有机会、有条件、有资格为权力部门出谋划策的“精英”分子没有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边,而是出于维护和扩大少数人的不良利益或者出于维护和扩大包括他自身在内的少数人的不良利益,也有的是出于迷信不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知识和盲目自信(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导向决策部门决策或亲自参与决策,制定了一些劳民伤财的决策;这样的“精英”分子,极有可能因为具有丰富的、所谓“现代化”的、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知识和学业背景,使得权力部门深信、迷信其决策意见的“先进性”、“现代化”,导致出台的政策和决策与人民意愿相距甚远,广大人民的权益遭受伤害甚至是被肆意践踏,这样的“精英”分子掌握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知识越多,僵化、机械性地引入、运用到中国的范围越广、层次越深,对中国和老百姓造成的危害就越大。“长征”时期的李德、王明所犯的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的沉重损失就是极好的反面教材。
对于决策机构和能影响决策的人来讲,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适应性以及创造性运用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人要充分意识到自己运用知识的责任以及运用知识后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可能带来的风险甚至危害性,弄不好的话,一个看似有丰厚理论知识为背景和支持的决策就可能成为比敌人或犯罪分子手中的武器的危害性还要大得多的武器。

“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是有前提条件的,是有特指对象的,历史也是这么进行的;产生和流行这句话的年代,并没有把所有有知识的人或有很多知识的人都打成反动派。“知识越多越反动”不能泛指所有人,也不是泛指所有人。
本人撰写这篇文章,分析和提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部分合理性,并不是为了全面肯定这句话和倡导“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越多越反动”曾因为扩大化、泛滥化,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但不能因为这句话有过扩大化、泛滥化的错误并对一部分无辜的人带来了较大的伤害,而一概否定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和警示作用;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过度饮用某一种营养品,是可能中毒生病甚至死亡的,我们不能因为这种营养品曾导致一个人的生病和死亡,就全面否定该营养品的营养作用。
我们应该吸取“知识越多越反动”扩大化、泛滥化而带来的教训,还要吸取这句话所包含的正确的、积极养分和对当今社会的警示作用,人们辨证地看待和认清“知识越多越反动”扩大化、泛滥化的不合理性和具体指向上述三种人的合理性,是有益的。
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面前,我们要广泛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并创造性甚至批判性地适应性运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少犯错误和尽最大限度地不犯错误,让广大人民更充分地创造知识、运用知识,并享受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对于和谐社会发展、人们幸福生活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