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分享大国经济崛起的丰盛午宴


银行业:分享大国经济崛起的丰盛午宴

根据央行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7%,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110份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6.8%下降至年初1-2月的水平,上半年M2一直在19%的水平运行,远远超出了央行16%的政策目标,央行通过上调贷款利率0.27%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来加强流动性管理,政策效应在下半年开始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M2走低,M2M1之间的喇叭口收紧,总体上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成熟,人民币波动幅度加大将考验国内银行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但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发展是利大于弊。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预期已经形成,国内银行业通过金融体制改制和国有大型银行的上市,不良贷款率下降,资本金充足率上升,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提升,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上市后良好的市场表现显示出银行业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国内银行股独特的市场权重及良好的成长成为机构资产超配的对象,在06年的市场行情中担当了市场领涨的主导力量,银行股价的巨大涨幅为投资者带来了超额收益。

07年影响银行业经营的主要因素有金融混业经营、税制改革、外资银行进入和银行扩展业务模式等。其中,金融混业经营方面在2006年已经开展试点工作,07年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在金融混业经营中具有龙头地位和规模优势的银行上市公司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07 年可能对国内商业银行产生积极影响的税制改革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商业银行营业税削减以及金融从业人员计税工资标准的提高。

外资银行进入在07年对国内银行业形成的冲击仍十分有限,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国际资本在国内银行上市公司所占股权比重增加,国内银行扩大国际化的步伐,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大力提升国内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国内银行的传统优势在于息差收入,而宏观政策有望继续收紧和不断扩大的存贷差驱使国内银行寻求新的业务模式,非息差收入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07年银行业的非息差收入增速将大幅提高,中间业务、零售业务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并成为国内银行业竞争的主要领域。

主要风险来自于银行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会对国内银行的高端客户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的风险。

总体来说,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长期升值、税制改革和扩展新业务模式等利好因素使得国内银行未来仍有较好的成长空间。我们预计未来3——5 年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业绩将保持10%——15%的复合增长率,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将保持20%——35%的复合增长率。

我们认为,未来数年中国GDP将保持在8.5-10.3%,可以肯定,中国经济已进入高增长的长周期,迎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国经济的崛起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银行业成为大国崛起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

重点关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