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重庆需解七大难题(2)


                                    和谐重庆需解七大难题(2)

  重庆要么不出事,一出事就是出大事!重庆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解七大难题:

  天灾难题、人祸难题、突发事件、国企难题、库区难题、产业难题、吏治难题,正视问题,化解矛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20061116,在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上,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说:如果把和谐二字拆开,,就是人人有饭吃;,就是人人有话说。管子《治国篇》云:治国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穷则难治,聚精英之智,纳贤达之策,更好地推进和谐重庆的建设,破解七大难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本文大量照片来自新华社记者和重庆有关媒体、网友,一至并谢!也有本人拍摄。相关文论参见:www.cqcailv.com

  2006年国庆节,刚从百年特大旱灾度过的重庆市民,纷纷出游想舒展紧张的神经,重庆郊区山、林、泉、庄,空气新鲜,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充分体现。然而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撞进市民生活,影响了节日祥和气氛:

  20061011325分,一辆车号为渝B41067满载乘客的711路公交客车,由江北区观音桥开往沙坪坝区,当客车驶过嘉陵江石门大桥,在石门大桥沙坪坝段引桥处,客车穿过隔离带左拐进入逆行车道,冲过路墩及大桥护拦,坠落于桥下30的地上,造成当场30人死亡、20人受伤的后果,其中10人重伤。

  在事故发生后,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及重庆市长王鸿举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抢险施救工作,并且向各级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以此为戒,举一反三。事故破坏了重庆市民节日的喜庆气氛,重庆网民反映强烈,短短几天重庆论坛就101重庆711路客车坠桥事故100多个贴子,有哀悼,有哭泣,有愤怒,有质疑,有反思,有建议。重庆为什么会发生这类特大交通事故?如果处理以安民心?如何杜绝和防范类似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后,重庆警方组成专案组调查事故原因,通过对现场勘查、调查以及人、车、路和环境分析,初步排除驾驶员自杀酿成事故可能,并将此次事故定性为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人祸折射出城市管理素质存在问题,体制上、机制上、观念意识上、人员素质比城市建设硬件更显得重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城市领导人的素质和意识是关键,重庆正在期待汪洋大动作!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肖健康在1015在重庆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重庆市公安局专案组、有关技术机构及专家已初步排除了驾驶员自杀酿成“10·特大事故的可能。

  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15日在表示,重庆市“10·特大交通事故暴露出重庆市公共交通营运体制和市场秩序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

  余远牧指出,以民营为主的“7字头客运车辆去年营运以来,服务质量较差,群众反应强烈。不少民营企业只有几辆车,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挂靠在上级公司,711等线路客车违章超载、超速、超车、到站不停、过站甩客、乱停乱放、不服执法人员监管,成为公共交通的一大毒瘤。

  产生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规范公交客运市场的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余远牧说,国有公交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变内部管理机制。其他社会客运企业由于大量采取单车挂靠的组织形式,管理松弛,经营粗放,服务质量低,安全隐患多,不能适应社会公众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

  重庆是山水城市,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安全是生命攸关的大事!重庆交通事故频发,已经影响城市形象。车祸猛于虎!重庆的城市管理确实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了!这惨痛的教训应变成暮鼓晨钟:以人为本,责任重于泰山!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本是以人为本,出现混乱是利益、体制、机制没理顺。车祸直接根源是司机的素质,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是根本,如何管理好人,如何建设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建设和谐重庆的第二个难题!

  就在我行文之中,又有一起车祸让人痛惜:曾给无数人带来笑声的知名巴蜀笑星李永玲走了。10161310,在渝宜高速公路长寿段(至重庆)附近发生的一起连环车祸,带走了她年仅47岁的生命。车祸是人祸,这难题亟待解决!

  痛定思痛,重庆市出台三大举措:

  一、立法规范:20061122重庆市人民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通过《重庆市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线路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自200711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只有取得线路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才能够从事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服务;线路特许经营权不得转让、抵押,不得以任何方式交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经营。特许经营权由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采取公开招标、拍卖方式授予,线路特许经营期限4年至8年,线路特许经营权的管理遵循合法、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特许经营企业未按批准的线路、路号、站点、班次、时间营运的,由市交通行政执法机构责令改正,并处1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可吊销其特许经营许可资格。重庆目前拥有4000多辆客运车辆,每天承担着200万人次的运载任务。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属于特殊行业,客运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重庆市政府决定对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线路实施特许经营,以规范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市场秩序。

  二、强化安全硬件:公交车安装黑匣子”-行车记录仪,公交车安装GPS,民营公交车开始安装ABS防抱死系统,全程监控车辆运行。主城目前已有400多辆公交车装上这种卫星定位系统,一旦超速赖

  驾驶台会立即发声警示。

  三、改革公共交通管理体制:重庆发生大客车坠桥特大交通事故,暴露出重庆市公交秩序混乱和体制的矛盾。目前,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组成了23个暗访小组,每天乘坐公交车暗访。而市交委机关已排出顺序,每天至少有两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乘坐公交车上下班,配合暗访组,掌握公交车运行状况、乘客的需求和意见,且要将每日情况书面交到相关的部门。针对重庆公交安全营运监管机制不到位;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规范公交客运市场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公平竞争机制没有完全建立;是营运主体实力不强。国有公交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困难,主城公交发展规划滞后,与城市现代化多元的公共交通要求有较大差距;客运市场准入门槛太低。标榜兼治治本:猛药推进公交体制改革。清理当地交警挂靠经营、私营、承包公交车辆,重庆将着力清退所有公务人员参与公交车营运的现象,对于拒不退出经营的国家公务人员,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将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决不手软,直至将其开除公职。全面清理挂靠在国有公交公司下的私营公交,并借此断掉公交车的官股源头——今后一旦发现公交企业私自招兵买马、让私车挂靠,将进行重罚,令其永远不得从事公共交通行业,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的一位主要负责人因严重违纪,已经被立案审查。

  (未完待续)相关文论参见:www.cqcailv.com

           蔡律20061215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