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警报拉响的时候


           当中国成为世界煤炭、钢铁、铜第一消费大国、石油第二消费大国世界和电力消费大国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还有水资源,曾几何时被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为缺水或水污染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达1500亿元,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其中六分之一是严重缺水,水危机将是长期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有人形象地比喻“水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
   “水荒”、“煤荒”、“油荒” 、“电荒”……,成为近年来的高频词,资源危机警报已经拉响,资源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任务相当紧迫。统计表明,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万元GDP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需要看到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技术和法律问题,也是一种文化观念和价位取向的问题。要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源能源危机,全社会应当有一场深刻的教育行动和思想变革。我们人人熟知的日本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管理“抠门”出名,松下幸之助先生集七十余年经营经验,总结的三十条经营秘诀中的其中一条就是勤俭节约。
   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逐步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当中去,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始终,让节约资源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