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在死亡路上演绎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三驾马车在死亡路上演绎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611月注定是武钢月,因为在此月它所创造的奇迹是其它任何一支股票或板块所无法比拟的。

在此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首支宝钢购。

从当时的行情来看,宝钢购是可以有行权机会的,但为什么没有行权,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炒权证者与炒正股者是分离的,因此宝钢稳稳地扎在行权价边缘,而导致宝钢购无法行权。

另一大重大原因从目前来看,是上市公司故意不让宝钢购行权,因为它的业绩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所具有的包装特性。

宝钢半年报每股收益为0·25元,而净利润同期下降达38·58%,但在三季度时每股收益在仅差了一个季度却达到了0·52元,但净利润却仅下降了12·98%

我虽然不懂财务也不想了解钢材价格,但业绩出现如此大的变化还是让人难以相信堂堂的一个宝钢其业绩波动幅度会如此之大?

更何况宝钢在股改之际承诺用20亿元增持该股,作为一个显性增持就可达如此数量,那么隐性就不知多少了?可想而知宝钢就是本身的正股最大炒家(而购证首日打开涨停出现了角色转换?),不让你行权也就在正常不过了,当然是通过业绩的差异性来阻止人们早先的参与,故而无法行权?

或许对当时行权的554·2559万股来说,这些人是极其聪明的。它们的聪明可能更多的考虑是宝钢是中国钢铁龙头概念股,而在其历史上未经送转,仅有一次高额配股其价位5·12元,而发行价为4·18元,显然今天的宝钢股价其溢价也不算高?这是它们对未来的良好把握的结果?

现在让我们回到三驾马车武钢正股、购证与沽证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个最大奇迹就是在死亡前再次虚增财富值高达34·437亿元,分别为:

正股最大增加值:(3·632·42)*23·7=28·677亿元。

购证最大增加值:(1·25-0·352)*5·64=5·06亿元。

沽证最大增加值:(0·32-0·172)*4·74=0·7亿元。

另一个奇迹就是联动效应-主要是指正股与购证的联动效应而催生购证涨幅从0·352元至1·25元,幅度高达255%,单一涨幅也超过了连续十几个涨停的汇丽B了。

从而体现了饿死的骆驼也比马大的那种悲壮与豪迈?

再一个更大的奇迹就是三驾车集体狂奔,从而彻底地摧毁了我们那种炒作理念,正股涨沽证该跌。

但各自都遵循了一个永恒的规律,也可能是中国的炒作精髓:超跌必反弹。从而带动了整个权证市场的狂欢?

看样子武钢沽购在死亡路上都表现如此出色,更何况其它弟兄呢?怕死就不玩了那种“敢死”精神,在武钢沽购身上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当然武钢沽购的“敢死”精神至少对宝购购证、深能沽的炒家表现给予了一定的嘲弄,而那种死亡前不敢炒的理念可能已被武钢沽购彻底颠覆,但这种颠覆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权证新陷阱等着我们往真正地死亡坑里跳了!?

但武钢沽购死亡前的狂奔没有受到管理层的谴责这同样是一个奇迹?想一想前期的三支权证由于死亡前的空白单(假买卖单)的出现,价位的巨大异动的出现会遭到管理层的谴责,而今管理层却对武钢沽购的表现不闻不问,还夹起尾巴过时子?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又是什么?

而在死亡前还有那么多的券商们忙于注销武钢权证,这同样是不是一个奇迹?看样子人们不到真正死亡的最后来临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死亡前要死就要死得真正地轰轰烈烈才是武钢三驾马车狂奔的最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