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也要有边界——伊拉克战争的全球化思考


伊拉克战争爆发快三年了,萨达姆也被判处了绞刑。无疑,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值得我们反思。而且,我认为尤其值得我们中国人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如此才会有更加深刻的启示。美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受权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的胜利,但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努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失败。许多中国学者对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给予了批评,这无疑是对的,但是总觉得这些批评融入了太多的感情因素,是不全面的,没有把这场战争放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思考。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层面的全球化,而且还包括政治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全球化。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学者能够认同经济的全球化,却不能认同政治的全球化,或不能把政治的全球化趋势看得更清楚,因而不能很好地把伊拉克战争放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思考。如果用全球化的眼光观察伊拉克战争,就应该重新反省我们要建立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国际政治新秩序固然不能是单边主义的,应该阻止单边主义政策的扩张,但是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在法德等西方大国的反对下,为什么美国单边主义政策能够成功推行呢?很多人把美国的执意孤行归因于其拥有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恐怕不是最有说服力的原因,最多只能构成攻打伊拉克的可能性。客观地说,促成美国攻打和取胜的最关键的原因,恐怕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采取实质性行动阻止这场战争,只是发表一些比较“强硬”的反战声明而已。这已经足够说明,极端独裁的萨达姆政权失道寡助。这种“道”显然就是对基本人权的保护,它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萨达姆政权的极端独裁和对基本人权的肆意践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所以不管美国出于何种目的攻打伊拉克,在政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却没有一个国家敢公然支持如此独裁的政权。然而可悲的是,在政治日益全球化的当今世界里,极端独裁的萨达姆政权却横行了如此长久的时间,这不能不说也是国际社会努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一个失败。

因此,未来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不仅要阻止单边主义,同样要义不容辞地阻止极端独裁政权的出现,阻止那些对基本人权进行严重践踏的行为。进一步说,虽然某些国家的国情还不适合推行民主政治,但在政治全球化的条件下,独裁也应该是有边界的,超过这个边界就必须得到有效的制止,不能让主权独立原则成为某些党派进行极端独裁的借口。尽管确定独裁的边界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我相信通过国际社会的努力,我们这个地球村对关于独裁的底线是能够达成共识的。

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全球化思考,我们应该看得更深更远,必须对当今已有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构架进行重新思考和改造。在建立未来国际政治新秩序过程中,各个主权国家在坚持和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同时,还应努力寻求和达成共同的全球政治原则,比如对国家主权的尊重以及同时对基本人权的保护,并且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国际机制来捍卫这些基本原则。惟有如此,各国政治以及国际政治才能在稳定中得到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