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乐电气:不做鸵鸟企业 不做烟花企业


——访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虎先生

 

“企业不能永远像鸵鸟那样,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子里。”谈到申乐的企业愿景时,孙志虎显得有点激动,“不能把头埋在土里,什么都听不进去。”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孙志虎多次强调申乐还远远不是大企业,只能说是老企业,一定要务实地做事,把自己放在“争”的位置上。“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一段时间非常火,但很快就衰败了。我们一定要务实,不要去做烟花企业。无论对内对外,我们都不称自己是大企业。”

在孙志虎眼中,做企业跟做人一样,一定要有个性。“如果连个性都没有,那么企业也没有发展潜力。”显然,如同申乐公司,孙志虎也个性鲜明。

 

06年,申乐转折年

 

   1985年组建乐清县申乐继电器厂开始,申乐的发展已经超过20年,在民营企业中应该归为“长寿企业”。目前,公司主要生产系列电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继电器配用插座、开关等产品。谈到为什么06年是申乐的转折年,“我们是20多年的老企业,以前公司发展强调稳扎稳打的状况。今年非常关键,是未来五年规划的转折年。我们有新的理念和新的项目,包括员工的心态、经营管理模式等等都在调整。”

谈到理念的调整,孙志虎表示首先申乐的管理层和员工必须丢掉“大企业”的思想包袱。“中国有句古话说‘客大欺主’。现在有很多企业大了以后,潜意识里容易犯错误,它也不是故意去犯。”他说,企业大了,有些事情就瞧不上。“所以我非常不赞同有些同事认为申乐是一家大企业,我从来不认为我们是一家大企业。有些员工心里会想,‘哎呀,我是一家大企业了。以前是每单必争,现在一些小单就不去争’。”

针对“大企业包袱”这种症状,孙志虎开出了一剂药方。“我们提出的市场策略叫‘保中挣上兼下’。我们现在定位于中高档市场,先把这个市场做好,然后兼顾高低端两个市场。”

在经营理念上,申乐今年提出四点,务实、守信、创新、高效。务实: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踏实的作风,健全公司体制,带动产业繁荣。守信:企业要求每位员工都能恪守承诺,并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客户,使企业得以永续经营。创新:积极提供新颖、富开创性的环境、机会、渠道、制度等,激励潜能,开发更好产品。高效:通过真诚合作,使员工、公司、客户及协力厂商均在和谐中良性发展,获得更多效益。

我们就是要做与众不同的申乐。有句话说,如果你想赢得更多的市场,你就要把别人做不到和不愿做的事情做到。” 孙志虎表示目前申乐也在做同行业很多企业不愿意做的事情。

 

企业、客户、员工“三赢论”

 

申乐管理层十分认可这样的划分,做企业分三种人:第一种叫生意人,生意人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钱赚就可以;第二种是商人,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钱可以赚,有些钱不能去赚;第三种就是企业家,不但要赚钱还要回报社会。自己赚钱之外,还要兼顾合作伙伴,包括代理商、经销商、自己的员工等各方的利益。

培训师出身的孙志虎对管理学相当熟稔,他把自己的管理实践总结为“三赢论”。“我们要的就是员工、企业、合作伙伴‘三赢’的状态,各方都有好的发展。企业不能只顾赚钱,我们这边有家企业,它把铜线换成别的材料,最终把牌子给砸了。所以我们特别注重产品质量,要对客户负责。”

申乐的产品质量在业内有着不错的口碑,首先就在原材料上做了把关。“为什么申乐的价格都是偏上的,因为我们原材料进来的质量就比较好,工艺要求也非常严谨。这样成本就高了,不过,质量也更有保证。”

不仅对客户的利益要尊重,还要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认定一家原材料供应商之后,我们一般不太变化。不会今天定下一家,明天再找一家更便宜的。质量是放在第一位的,只要经销商的质量有保证,哪怕价格贵一点,长期来说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孙志虎补充道。

孙志虎每天都要抽个时间去车间,尽管已经身为老总,但言行举止却非常本色。“做企业跟做人是同一个道理,我不会看不起任何一个人,我跟拉黄包车的人都成为朋友。一旦把自己的位置抬得太高,你就会看不到很多东西,企业也一样。”或许跟他的这种性格有关,申乐公司一直很注重集体荣誉感建设,让员工有归宿感。“我们的董事长的性格跟我差不多,他说,‘哪怕申乐哪天真的不行,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员工的工资发了’。”

说到这里,他还给我讲了一个最近发生在申乐的事情。“前几天,我们公司有个女同事下班回家,路上被三个男的围着,要她把手机交出来。我们这位女同事是云贵那边的,性格很刚烈。她说,‘我又不认识你,干吗要把手机给你。’刚好,那时候我们有一个男同事经过那里,一看工作服,‘这不是我们公司同事吗?’他也顾不了这么多,冲上去。三个男的一个跑掉了,一个捅了他一刀。我们同事赶到后赶紧把他送医院,第二天一早我们全公司都知道了这个事情,全公司的员工、分公司的领导、总公司的领导都到了,集体捐款。车间的普通员工,竟然有人捐500块钱。” 孙志虎说整个事情,包括公司的捐款活动都让他非常感动。

 

    企业“三论”

 

06年申乐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出了企业“三论”: 客户引导论、管理服务论、人才经营论。

客户引导论——消费决定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引导消费,消费是需要引导,也是可以引导的。

管理服务论—— 管理是监督,是控制,更是有效的服务。管理要体现服务的意识:一是管理是为销售、车间一线人员服务,管理人员思想上不可滋生优越感。二是管理没有不可跨越的等级制度,无论申乐总部,还是下面的分公司,没有严格的管理上的尊卑之分,没有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更没有权利之争。在申乐企业,每个员工都平等地加入到日常的管理中来,不论处在什么职位,体现出来的更多的应该是互动的协作。

人才经营论——企业发展需要经营,人才管理也需要经营。申乐认为:人才支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及其综合素质的较量,是企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的竞争。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三个:第一是产品经营,第二是资本经营,第三是人才经营。相对于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人才经营具有更大的收益,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孙志虎的构想中,企业“三论”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可以相互促进。“申乐公司没有等级区分,每个员工可以参与到公司建设中来。这是管理服务论的内容,一旦这种氛围形成,很多员工就会冒出来,成为公司需要的人才。我们很多部门经理、副总都是从车间里提拔上来的。我们觉得他已经达到这种层次了,有些企业用人有门槛,包括学历,我认为学历只代表一个人以前的确是学过,不能说明这人以后真正怎么样。” 他的话明显带有孙氏风格,“我们注重的是能力,即使是小学毕业,但能通过某种方式的学习达到相应的水平,我一样敢用。”

孙志虎一直强调无论做企业还是做人一定要有个性,这种“个性”也贯穿到他的用人哲学中。“前段时间,我们招一个财务经理,一个人过来问,‘工资有多少?’我问,‘你要多少?’他说,‘我怕提出来,你们不答应。’我说没关系呀,你提出来好了。‘五万一年。’他说。五万一年其实不多嘛,我这个人看上一个人,觉得他有能力,能给公司带来利润,我就敢往他身上投钱。他能得到更好的待遇,企业也会获得更好的回报。”

在加入申乐之前,孙志虎在珠海一家公司担任老总。“一次我主持面试,过来两个人。一个人说,你给我够吃住就行。我拿出计算器,啪啪算出来,800,问他做不做,他说做。还有一位开着车来,他说要月薪30万。”他顿了顿,“后来,我问公司的员工,‘你们猜猜我到底要了哪一个?’有些员工说肯定要800块的,还有一些说肯定要30万的。其实我两个都要了,对企业来讲,你拿多少钱做多少事。后来这两人都做到副总的级别。”

 

愿景

 

蚂蚁虽小,可以搬动一座山。”老家的这句俗语孙志虎非常受用,“只要心往一处使,就能克服很多困难。”他非常重视公司网站的建设,目前,公司的BBS申乐管理论坛在线人数已达到两千多人,“以前(申乐管理论坛)在Alexa的排名是220万,之后190万,现在是60多万。在线人数,一般都有上千人。访问的IP,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有。任何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真的很有成就,包括电子商务。说起来还真是匪夷所思,前段时间我们技术员过来说,人家要往我们上面投广告。”

聊到电子商务,孙志虎来了兴趣,“我觉得像慧聪,能把Alexa排名做到全球112位,这是非常不简单的。”

下一步,申乐希望能打造一条龙的电气“超市”。“产品多元化,现在是主件,将来要做整套。我用超市比喻,就因为里面品种很齐全。我们也要达到这种效果,产品更多样化,形成配套的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