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穆罕默德•尤诺思!


热烈祝贺穆罕默德·尤诺思!

 

20061013,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告,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诺思(Muhammad Yunus及其创立的格莱明银行。这意味着穆罕默德·尤诺思博士及其创立的格莱明银行(Grameen Bank)分享这136万美圆的奖金。(参见: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eace/laureates/2006/

 

尤诺思博士及其创立的格莱明银行获奖的原因是“从底层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for their efforts to crea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below)。

 

在这里,我要热烈地祝贺这位了不起的社会实践家和金融改革家,他才是一位真正的银行家,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名至实归。

 

在笔者的拙著《身边的经济学》一书中,专门介绍过,在该书中,我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探讨“该不该给穷人提供贷款?”其实,就是介绍银行家穆罕默德·尤诺思及其创立的格莱明银行。

 

穆罕默德·尤诺思是一位有着留学经历的学者,但是,他没有醉心于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从身边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入手,去关心他人。尤诺思出生在孟加拉南部沿海城市吉大港一个宝石加工工场主家庭,曾留学美国,在那里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孟加拉国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也是目前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只有250美元。1972年,尤诺思回国后,任教于吉大港大学经济系,他面对无法用经济学理论向学生解释的贫穷现实,决定重新做一名学生,抛弃理论教科书,以村民为老师,去研究揭示每天都在穷苦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经济学问题。 

 

穆罕默德·尤诺思的过人之处在于从生活实际出发,他丢掉书本,向农夫和农妇学习,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甘当小学生,不怕失败,不怕嘲笑,敢于实践。

 

穆罕默德·尤诺思博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一个传统的教条:不能给穷人贷款——因为他们没有信誉。如果按照“穷人就是没有资格取得银行贷款”的逻辑,如果所有的银行都信奉上述教条,那么,穷人就永远也没有资格从银行或者其他信用机构获得贷款,那么,他们也就只能永远受穷,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但是,偏偏就有人对这些教条持否定态度,而且创办了专门为穷人服务的银行。此人就是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诺思博士(参见:www.unesco.orgEducation and Poverty Eradication - Grameen Bank)。

 

格莱明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格莱明乡村银行创建于1974年,80年代在政府支持下转化为一个独立的银行,但其实质上仍为非政府组织。格莱明以小组为基础的农户组织,要求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者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在小组基础上建立中心,作为进行贷款交易和技术培训的场所;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但要求农户分期还款,定期参加中心活动。对于遵守银行纪律、在项目成功基础上按时还款的农户,实行连续放款政策。经营机构本身实行商业化管理,特别是以工作量核定为中心的成本核算。

 

小额信贷在70年代发端于孟加拉国,它是满足穷人信贷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贷款对象仅限于穷人,额度很小,无需抵押。自创立以来,小额信贷受到了穷人的热烈欢迎,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各国根据本国特点逐步创新出新的小额信贷模式。

 

2006年初,该行有1609家分行,为56012个村庄服务,雇员人数达到14536。自从设立到20058月,总借款人达到504万人,其中96%是妇女。累计发放贷款2422.4亿塔卡,贷款偿还率为99.02%。(参见格莱明银行网站www.grameen-info.org

 

穆罕默德·尤诺思博士说:与那些贪污巨额银行贷款的上流社会腐败分子不同的是,穷人诚实地还贷。可见,穷人是讲信用的!

 

穆罕默德·尤诺思的成功源于他的信仰和对他人的关爱,具有一种普世价值,更具有一种伟大的创意。值得全世界的银行家学习,也值得全世界的学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