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得不去得参加了《中国房地产》报的年会,并当选了“2005~2006中国房地产年度领导力人物”。我入选的理由是:“企业治理反思者”,意思是:我在企业做得红火时,急流勇退,跻身二线。但实际上,我应该以另一种身份存在,即:对人性,对人本身的天性和社会的多面性而发问、而存在。
入选的有:王石、王健林、冯仑、任志强、刘希模、刘晓光、朱孟依、张宝泉、李飞、李思廉、莫天全、黄文仔等。无一例外,似乎是他们每个人都处在社会舆论的焦点状态,那任总更是众人诛杀,一片讨伐之声。
其实,作为房地产商,是社会的生存方式之一。追逐财富,追逐社会地位,衣锦还乡,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一个人当街撒钞票,满世界烧自己的屋子,那肯定是疯了。但反过来说,这当选的地产大腕们如果明天,或被干掉了、或被关起来、或被闹了革命,那我就衷心希望中国再不要有房地产商了,否则不又来新的一轮吗?坏人,这世上实在不少,主要的原因是,善恶难辨,人妖难分,包括我在内。今天好像是富了,光环四绕。那明天呢,极有可能,又塌掉了,生不如死。据统计,近年来,自杀的、被杀的企业家将近2000位;再没经过认真的统计,败掉的、关起来的应不计其数。死的死,败的败,关的关,不知是不是能让大家解解气。
拿个人来说吧。任总是死心眼,本来做企业就为挣钱,养家糊口,他却死心眼非要弄个地产理论,辨个分明,在这年头无异于找死。这年头最时髦的是骂官仇富,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弱势群体。那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快速出名最好的办法是当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抗旗手。除了国有企业、国资委他们不敢碰,除此之外,拿一切富起来的人开刀。这样他们成名极快,于是不停的当某某公司的独立董事,腰包鼓得不说,还能落个扶弱济贫的好名声。所以,这老任每天可怜、可爱之极的被众人品头论足、不亦乐乎。
我没能力也没胆量,我知道当今的社会,要想富起来,就得有心理准备。第一,千万别干坏事,否则你绝无藏身之处,立马毙掉;第二,脸皮要厚,善待骂声。你看那明星演员没人理时,必弄个同性恋、姐弟恋之类的丑闻出来,以吸引世人的目光。不是都活得好好的吗?如果没做坏事,骂是骂不倒的,靠骂可以让你警醒,聚焦于众人的目光下,你就会如履薄冰,一日三省。
冯仑是我的老相识,但交往不多。他是地产界的哲学家、思想家,似乎这世人还能给他些许宽容,本来嘛,那哲学就是教人宽容的。至少我们自己宽容自己还不行吗?单大伟是个极聪明的年轻人,一腔热情,上海住交会能做得生龙活虎。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媒体,把我们这些从一穷二白变得腰缠万贯,从如履薄冰变得顾盼自如,从骂别人变成被人骂的人,捧得高高的。然后,由着人评说、唾骂,像一群祸害社会的狼,人们又恨又怕,又学又躲的生存着。
财富真正是好玩的东西。现在终于富了,富得不知道花钱的概念,也不需要花钱,但它也带来了隐患、灾难。不知有多少人在诅咒你,想干掉你,想把你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当年我们这样想、这样做,现在被别人这样想、这样做,你说是好是坏。
说正经的,中国社会到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到了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在社会空前发展,连几千年的农业税都免了,人们普遍富了,没有人说越穷越光荣了。坏在富的太富,相对穷得则太穷。不可能再打土豪、分田地,也不可能再搞资本资产充公国有了,怎么办,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改变的。捐款我们也捐了近两个亿了,但总不能现在把企业全捐了吧。还有员工要养,贷款要还,还有“黑心”的钱要挣——毕竟要纳税啊,要养活管理我们的官员,要为中国经济学界理论的繁荣作贡献,要为全国人民提供斗争批判的典型样本。要为诸位网友们提供发泄不满,抡板砖的机会。
好玩吗?脸皮厚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