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冷气与话语权


 

 

在香港,主要公共场所,特别是办公室空调的温度设定在摄氏16度。比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温度都低8-10度。这种温度,让人感觉非常冷,也浪费电力资源,大多数人受害,只有那些穿西服的白领金融人士受益,虽然他们只是少数人,但是,香港是一个金融中心,金融人士为了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绅士,他们西装革履,穿得周整严实,所以,必须照顾他们。原因很简单,他们是香港的中坚力量,这个世界是他们的天下,他们的利益至上,他们要求就是圣旨,没有人敢于违抗。

 

决策权掌握在谁的手中?谁更有发言权?这件事最终由谁说了算?等等。这些都是话语权问题,话语权始终是被占社会人数较低的少数权势人员垄断和操纵。

 

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三农问题”,在事关农民的问题上,是农民自己说了算吗?不是。谁说了算?绝对不是农民自己说了算。他们的命运是由极少数人的决策决定的。尽管农民人数很多,多到以十亿计,但是,由于他们处在社会最底层,他们没有话语权,对于媒体来说,数以十亿计的农民的生存权问题,还不如一个下三滥的“歌星”“球星”“影星”偷情更有报道的价值。农民由于没有话语权,他们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人手中。

 

再说国际金融问题罢。美国占IMF的股权也就是17.9%,可是,美国人几乎垄断了IMF的话语权,虽然IMF的执行总裁是欧洲人,但是,在IMF的大小事务上,美国人还是要行使它的“一票否决权”。其他国家尽管加起来的股份达到80%以上,也是白搭,还得乖乖地听它美国人的决策,惟美国人的马首是瞻。

 

    话语权的垄断和操纵,其事实大抵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