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曹喜斌

曹喜蛙,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诗人,互联网哲学家,2007中国旅游新锐传播奖获得者,日本东亚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大学生旅游节执行主席,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特邀嘉宾,互联网起哄理论创始人。著有畅销书《和明星去旅行》(获2009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图书)《赢在互联网》等。现任《环球游报》总编辑。

沃霍尔&赫斯特哪个的作品更有艺术价值


 沃霍尔&赫斯特哪个更有艺术价值

文、曹喜蛙
艺术家终其一生,都在突破不可能的极限,譬如更高的观念,抑或更高的工艺,而这里的工艺包括手上的功夫活。
纯艺术是现代的产物,关于什么是纯艺术,概念似乎没有变化,但人们的实践却不停的在变,而且越变越乱,到后来就越抽象,到当代艺术的当下纯艺术似乎就抽象成了一种观念。
当然,信仰观念的艺术家,可能只是一小部分艺术家,抑或是比较前卫、实验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对前人的艺术始终嗤之以鼻,但不管怎么嗤之以鼻,现实是他们的新观念都依托当下环境空间的材料,而这就到了界限的边沿,过了这界限那边就是工艺或行货的世界了。
如今的美术馆,有一大批年…

Read more

三个当代在北京的新疆艺术家——吕春梅、萨子、王永生的个展观察


 

 

 

图片


 

三个当代在北京的新疆艺术家

——吕春梅、萨子、王永生的个展观察

文、曹喜蛙


 

这个题目有点绕吧?那先就这个题目的关键词做个解释说明。

先说什么是“三个”,这“三个”首先是:以前听过个展和双个展,三个艺术家的个展虽没听过,但稍想一下也说得过去,这是当下新冠疫情的特殊产物,三个个展也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所谓发生交叉感染的“个展”创新而权宜之计,类似居家隔离、不出社区那样的,以往举办个展展期…

Read more

丁秋发个展将展出一年,成为深圳当代艺术年度醒目地标


 

万物苏醒——丁秋发个展

 

展题书法:黄以明

 

总策划:郑海波 王克

 

策展人:曹喜蛙

 

联合策展人:李擎

 

学术支持:北野 黄以明

 

展期: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

 

地点:深圳市宝安区满京华ADC国际艺展中心11楼

 

主办:北京画伯乐艺术中心

 

协办:深圳大公坊国际加速器 深圳市满京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前 言

文、曹喜蛙…

Read more

歌唱家李光羲肖像


 据媒体报道,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因突发脑梗去世,享年93岁。

 

 

歌唱家李光羲(来自网络)

 

歌唱家李光羲肖像
诗、曹喜蛙

我们是哭着
来到这个世界
我们怎能
不唱歌给母亲

难熬那长夜
母亲的孕育
难过见不到光
那岁月的凄期

母亲的乳汁
就是第一轮乳 曦
为这第一道光
期盼啊,太久——

怎能不大哭
怎能不歌唱
怎能不抒情
你这一生……

2022年3月14日于北京月牙殿


作者后记:

我跟歌唱家李光羲是在国家文化部…

Read more

战争在一片小麦地狂奔,那可是乌克兰 肥沃的土地


 

俄罗斯与乌克兰

 

俄乌战争(三首)

文、曹喜蛙

 

北约还在东扩

美国还在制裁

不断有政治家

往战场递武器

导弹击毁了

喜剧演员的好梦

将军胸前挂满

大夫的手术刀

战争在一片

小麦地狂奔

那可是乌克兰

肥沃的土地

基辅的鸽子

在地铁看着直播

拖拉机拖着

俄罗斯的坦克

泥泞前面更是

死寂的大淖

但愿欧洲的雪

与弹片一起融化

 

普京与拜登

 

普京的传说

 

我没有见过普京

关于他的传说

很多很多

能拉一火车

普京的粉丝

在网上很多

都是爱国的小青年

Read more

中国当代艺术的权杖与蛇尾


 中国当代艺术的权杖与蛇尾

——中国当代艺术联盟2017年度大展的前言

文、曹喜蛙

由傅泽南先生发起,诸多艺术界有识之士参与组织的中国当代艺术联盟,旨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活动及作品回归艺术和学术的本源,试图改变中国艺术被“左”和“右”政治绑架和被商业市场主宰的现状,试图缔造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地位和世界影响,推出一批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作品,重新使中国艺术屹立世界艺术之林并攀越世界艺术之巅。此次展览为联盟组织的首届年度大展,又是一次有益的活动。

摩西是《圣经·出埃及记》里的核心人…

Read more

梵高的油画《鸢尾花》与曹喜蛙的诗《黄鸢尾》


梵高的油画《鸢尾花》与曹喜蛙的诗《黄鸢尾》

文、曹喜蛙

浮诗绘有个《鸢尾花》同题诗的征诗活动,应该是诗人、艺术家施维策划的。

2021年,她就看到我1988年写的《黄鸢尾》这首诗,就推崇这首诗。

看得出,她是梵高的粉。

也许是心灵感应,我在网上推写她的写那篇文章《那时刻天使现世——写在施维诗与画集出版前》时,因为她画过一组梵高元素的画,我就用了一个适合网络的题目《少女版梵高!不会画画的诗人,不是个好农场主》。而中山日报融媒体发的时候,又用了一个题目《实验意义:青青农场里的诗与画》。

这次他们搞同题诗征集活动,我没有应征,但她也把我那首《黄鸢尾》编进去,好像…

Read more

从长津湖大片想起新华社老记徐熊


 从长津湖大片想起新华社老记徐熊

文、曹喜蛙

 

从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大片,我想起新华社老记徐熊。

也正是从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国人终于知道了当年的朝鲜战争之惨烈,知道了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新华社先后派出陈伯坚等50多名记者、编辑赴朝,组建了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及其分支机构。这是新华社历史上首次向国外大规模派出记者采访报道。朝鲜战争的新闻报道,其实也是一个特殊的战场。


 

图片

抗美援朝时期新华社前线记者与空军英雄张积慧的合影,前排右起为苏群、谢芝麟、张积慧、曾思明、刘紫池、殷步实;…

Read more

2022迎新春——仇立权虎年画虎作品展


 

2022迎新春仇立权虎年画虎展

 

文、曹喜蛙

2022年1月22日,由北京通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2022迎新春——仇立权虎年画虎作品展》在北京通哲斋艺术馆开幕,现场展出了画家仇立权精心创作的三十余幅不同内容的虎作品。

展览现场

他画的虎,气韵生动,活泼可爱,与时俱进,仇立权画虎不拘泥于具象,从不描毛画须,他善于表现传统功力,将自己对时代、时政、实事的感受通过老虎表达出来,是笔墨当随时代的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笔墨有继承又有很多创新。

仇立权为参观者讲解作品

Read more

北漂三十年有感暨怀念那个诗坛新人


 北漂三十年有感暨怀念那个诗坛新人

文、曹喜蛙

 

2022年,北漂就三十年了。

北漂前,我一直就是一个诗坛新人,新人就是新人、菜鸟,啥也不懂,只知道埋头写稿,不懂人间的俗事。

我1966年生,1988年在《北京文学》发表诗歌处女作《葡萄树》,用的是衣水草这个笔名,后来基本就不用了,所以那次亮相也白亮了。

从1988年到1991年,那几年,我年年到北京参加诗歌培训活动,也叫诗歌笔会,后来参加过几年《人民文学》《诗刊》的文学诗歌刊授,跟文学圈、诗歌圈的编辑、文友混,在《未名诗人》(《诗刊》刊授版)、《诗坛新人诗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华人诗坛新人诗选》(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