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娱乐的全面数字化、通过算法个性化推荐之后,互联网的下半场开始注重智能化,并上溯到生产领域,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提出了“产业互联网”,力推互联网+,而百度则主攻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以家和车作为主要场景来构筑智能化生活方式和智能社会的生态,李彦宏在《智能经济》中,通过百度大脑、小度、apollo等产品在实践中进行深度学习与边缘计算,相对于以往的数据分析引导运营,边缘人工智能具有减少延迟、快速做出决策的优势,但也存在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的问题,因此边缘人工智能未来将与云端人工智能构成混合模式,从而提供更好的人工智能服务。
如果说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血液是石油,那么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血液,就是数据。马云在《新普惠经济:数字技术如何推动普惠性增长》一书的序言中说明了他眼中数字技术的作用,由此阿里还聘请了全球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成立了罗汉堂,本书也是罗汉堂的首份研究成果,也是阿里巴巴提出的推动全球数字化发展的“中国方案”。与之前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的是,数字经济更具备普惠性,进入门槛低,用户成本低,且使用数字技术产品的人不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反而能为所有人带来更多的利益,包括竞争对手和消费者。
所以,智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在《重塑:数字化转型范式》一书中,吉利汽车的首席信息官丁少华通过对汽车行业的转型过程中的数字化领导力和方法论的总结,提出了工业互联网驱动下的企业核心能力(连接、创新和整合等)的提升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产品与服务、运营和组织形态。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了各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海量数据积累,同时,数据存储成本的大幅下降、处理器产业不断成熟以及算力性能的明显提升,使得企业能在数字化驱动下,实现“自主运行”和“生态进化”。
在《增长双轮:经济周期下半场的增长方法论》中,王晓明等投资和管理专家,通过抖音、快手、盒马鲜生等目前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平台公司,提出了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下半场中,企业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红海突围、利用规则创新打造新的商业模式的过程。打破以往互联网巨头建立的壁垒,实现用户的快速增长,并将目光投向农村和乡镇,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低成本的高速增长,这说明,以生态重构的方式优化产业链与价值链,实现“破界增长”,互联网+传统产业,还会有更多的奇迹在我们眼前展现。
应该说,农业和乡村的数字化任重道远,但要想进一步均衡发展、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乡村振兴也是绕不开的课题。目前乡村和农业发展的数据采集还相当薄弱,在农村实现农副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和销售还需要一段时间,张晓山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阐述了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从以往的大包干到农民工外出打工、再到现在成立合作社的演变过程。今天来看,农村不仅是需要扶贫脱贫的区域,还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基地,也是未来科技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在城市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中,乡村振兴还能更好地结合绿色经济和生态涵养,是“增长双轮”中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部分。
最后一起看看郑永年教授的《贸易与理性》。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也难以继续扩大。对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应该进一步坚持自由开放的市场政策,打造有利的营商环境、培育企业家精神,将“一带一路”的倡议书发展为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在郑教授看来,虽然中国GDP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但就人均GDP而言,还处于相对低的水平,这也是目前要通过乡村振兴和国内大循环的方式,进一步做到均衡发展的原因。只有建立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才能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在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