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札记」 在这一章,老子以人和植物的生死状态,形象的说明了柔弱和刚强的辩证关系,再次阐述了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哲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是说的一种自然现象,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灵活的,人死后身体就变的干枯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软青脆的,草木死了就变的干枯僵硬了。有生有死,这是自然现象,也是自然规律,不管是人还是花草树木,活着的时候都呈现出柔弱的一面,而死后都会变得僵硬起来。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是说僵硬的东西是走向衰亡的趋势,柔弱的东西是走向生长发展的趋势。所以用兵逞强也会招致失败,树木高强也会遭致摧折。老子在第九章也讲过相同的道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说真正的强大往往处于弱态,貌似柔弱却往往处于生长状态。对于这个结论,老子可谓是用心良苦,寒胜热、静胜躁、柔弱胜刚强,已经是多次论述了,而这个结论的核心,还是开始老子讲的“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道理,是符合自然法则的本源形态的。
强与弱、柔与刚、静与躁的辩证道理也提醒人们,不论是一个具体的人,还是一方的治理者,都不可逞强斗胜,“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都应处下守静,柔顺谦虚。任何事物逞强过头了都会走向衰亡,这是自然法则、客观规律。所以有“道”似处柔弱,无“道”似处刚强;而弱能胜强,柔能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