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上的一些需要问题,确实需要强制措施进行处理,现在教育部等 7 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把大家担心的,苦于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案。
【内容提要】
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出,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从严查处,针对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学术不端以及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开展集中治理。一经查实,要依规依纪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严重的依法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
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此外,探索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员制度,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将监督评议情况作为学校及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教师工作司负责人指出,要注重日常管理,将师德师风要求融入教师管理各环节。
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在教师的招聘引进、考核评价、日常监督与违规惩处等方面,严格师德师风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师德考核注重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提醒。
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对于有严重违规行为的教师,终身禁止从教。
【如何确保《意见》有关举措落到实处?】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意见》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全面谋划,是未来一个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下一步,将把《意见》和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推动地方和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加强文件解读。通过媒体广泛宣传,组织专家解读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教师工作部门研修培训、高校教师工作部长研讨会议等各类平台,使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入透彻理解、不折不扣执行,把文件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加强对地方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跟踪调研,指导地方和学校按照文件精神和要求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开展相关工作。
三是加强典型引领。对地方和学校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进行及时总结,通过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加强经验交流、互学互鉴,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再上台阶。
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将师德师风建设有关要求作为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认定的重要指标项,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行动缓慢、敷衍塞责、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学校进行通报。
【“学术不端”教师队伍形象】
教育部历来重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和整治,明确了七类必须严肃处理的学术不端行为:(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是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另外学术平台为了避免学术不端,研发了“智能审稿系统”,所有稿件均是在线完成审稿,可以说既能保障论文发表的质量,又可以提高期刊杂志社的审稿工作效率。
【中教数据库关于“师德”文献】
《师德 师才 师行》
《修师德·练师功·铸师魂——谈师德修养》
《师德现状与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