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有利润目标吗?答案是:从未有过。在玛莎百货,利润目标不受欢迎。显然,该公司利润很高,也有很强的利润意识。但是,它认为利润不是目标,而是企业的要求,也就是说,不是目标而是需要。按照玛莎公司的看法,利润是把事情做对带来的结果,而非商业活动的目的。利润是由达成公司目标必须做什么的事情来决定的,利润率是公司在履行为市场和客户效力职能方面是否称职的测量指标。它首先是一种限制条件;除非利润足以承担风险,否则公司无法实现目标。
那些年里进入公司,受命从事生产力目标和标准创新及发展的年轻关键管理人员,都充分意识到公司投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业务定义当中,而且他们也知道这一定义是什么。他们对公司的社会及商业目标保持了高度的自觉。他们知道,从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的角度,这些业务目标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要求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玛莎百货从一开始就将目标转换成了工作任务。它彻底理清了每个目标领域需要什么样的结果和贡献。它根据结果将责任分配给某个人,并认为该人对结果负责。它根据目标来衡量绩效和贡献。
利润是企业采取行动所带来的成果的衡量,是结果不是目标,是行动的反馈不是行动的意图,是对管理层是否称职的展示。利润是企业要达成它的目标需要做什么事情,做得是否有效来决定的。利润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企业生存的保障,然而,利润不应该是管理层的目标,更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目标,它只是结果的衡量。
如果把利润作为企业唯一目标,那么利润=收入-成本。绝大部分企业认为收入是销售和营销部门的事情,最多也就是产品设计,而其他所有的部门都只对成本负责,因此管理层就会聚焦在控制和降低成本上,而降低成本受损最大的往往是那些改进和创新的业务,因为它们还没有很清晰的收入模式,却需要较高的投入。因此,依靠降低成本和控制资源带来的只能是因循守旧,维持已有的业务,而无法适应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变化。
当企业确定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把资源和精力投放到推动目标的领域,换句话说,放在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必须调整自己的领域。确立了要为工人和中下阶层提供高质量低价格服装的使命之后,首先确定产品创新的目标,因而投资创建设计中心,研发中心,然后投入建立供应商关系,支持供应商生产,创新目标的实现使公司的利润大幅度上升,说明它所做的确实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利润公式的第一个要素是收入,而创造收入要依靠的是营销和创新。营销与销售最大的差异是销售卖的是公司的产品,而营销卖的是顾客的解决方案,是顾客能够充分利用公司产品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达成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顾客购买自己真正心仪的商品,而不是别人(供应商)认为适合他们的商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让市场来引导整个企业的运营,今天的一些互联网营销,批量定制等等,实际上已经在实践这个观念。而真正根据市场变化而开展的营销,就要求企业足够灵活,才能适应市场快速的变化。而利润则是这种快速适应能力给企业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