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 好风水助佛教兴旺


             名寺深藏在山水之间的风水宝地
 
             ------三亚南山寺风水考察随笔
 
               曾祥裕(中国易经社科院副院长)
 
  名寺深藏在山水之间的风水宝地
 
    大凡名寺深藏在山水之间的风水宝地,即使发展过程中会因时局的政治因素影响,哪怕庙毁僧离,也终随着天时地利人和,东山再起。 
   
   南山寺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的南山南麓,占地400亩。南山高500多米,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南山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左右有山丘环抱,面向南海万顷碧波。
 
   有学者从地方出土汉代文物角度考证,南山寺的佛教踪迹早在汉唐时期就极有可能已经存在,到宋朝中期一度中兴,它的历史距今至少已有1000多年。佛教的兴衰与政治形势息息相关。在当年“文革”红卫兵"打倒一切!"、"砸烂旧世界"的喊叫声中,中国佛教继三武一宗灭佛后,又一次遭到了无比惨痛的打击。同样,南山寺在“文革”期间也是在劫难逃。
 
   不过人类文明进程永远是不断走向光明,佛教是人类重要文明成果、是内心世界的科学,对人类有序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当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时,藏在灰烬中佛教种子又重获生机,挣扎 吐出新绿。
 
   偏于一隅的三亚南山寺因其在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走进人们的视野中。
 
   为了恢复这座名寺,1993年,经阮崇武先生倡议,中国国务院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
 
   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
 
    为何佛教界高僧大德和政界人士如此重视南山寺的重建?
 
    峦头形势所呈示的物象,有着天赋大任的寓意。南山居琼州之南,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鳌,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丘除环抱,祥云缭绕;面朝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
 
  名寺深藏在山水之间的风水宝地
 
   也有一说,说南海将是显示中国实力的重要舞台,必是外域妖魔鬼怪兴风作浪之地。在南山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观音巨型铜像,也是通过佛法神力镇守一方,永保和平。也有一说,以此减轻天涯海角的煞气 。据说,南山之脉,有两个穴位。一个是“寸穴”,即蛇的七寸之地,近首;一个是“生穴”,即蛇的肛门之地。近尾。这两个穴位,前者旺阳宅,后者宜阴宅。肛门者,生门也,生生不息,连绵不绝之意,利后世。生穴本是大吉之地,但南山的生穴之地,龙脉由山近海,将尾巴盘桓到海水里面,而且在海水中泻出了排泄之物,这就是“天涯海角”一堆乱石。生穴之地既见排泄之物,生气便了无,而且泄物见光,风雨玷污,便成了大凶之地。 
 
      雄踞在南山山腰的南山寺为风水佳穴。经测,南山寺仁王门辛山乙向兼戍辰,290'5度,兜率内院戍山辰向戊戊与庚戍之间界线,金玉堂乾山異向兼戍辰209度。
 
   南山古称鳌山,海拔487米,山势逶迤,盘旋海湾。山上奇石异树,满目葱郁;山下南中国海,碧波万倾;登上观海平台远眺,青山碧水,海天一色,人间胜景,无以伦比!
 
 名寺深藏在山水之间的风水宝地
 
    天时地利人和,成就南山寺,它现在是一座融佛教文化、建筑园林、观光休憩於一体的现代佛新兴寺院。
 
     
 

(温情提示:赣南杨公风水培训网2014年10月1日杨公风水培训班正式拉开序幕, 学习地点将在赣州市区赣南日报社内举办,联系方式QQ421184777,电话 13766307454)

 
名寺深藏在山水之间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