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冷静对待奥巴马的“希望”


  法国当地时间11月4日下午,参加G20峰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他认为,美国作为一个很大的经济体,要努力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但是,这显然是一个引子,他讲话的真正目的,就是“希望世界上贸易顺差大的国家起到世界经济的主导作用”。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而中国则是一个贸易顺差很大的国家。也正是因为在贸易平衡上出现了巨大差异,近年来,美国在对待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上,采取了很多不利于扩大两国经济交流、发展经济合作的手段,打击和压制中国产品出口美国。

  殊不知,中美两国之间出现的贸易不平衡,不仅与两国家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劳动力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有关,也与贸易数据在统计和核算方面的不合理有关。去年12月17日《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曾经刊登文章,按照美国有关方面的统计,苹果公司的热销产品iPhone 去年给美国造成了19 亿美元的对华贸易赤字,但是,文章经过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后认为,中国只是承接了产品的最终组装工序,更多的部件却是在其他国家和美国制造的,但贸易额却全部加在了中国头上,无端增加了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而事实上,按“多国分工制造”的标准重新计算,iPhone带给美国的并不是19亿美元逆差,而是4810 万美元顺差。类似现象,在包括其他电子产品、汽车等行业都大量存在。

  我们说,中国有巨额的贸易顺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贸易顺差是否就应当在世界经济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呢?这显然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推卸责任而强加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存在贸易顺差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赢得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且这些产品大多处于消费的中低端以及大量消耗资源。相反,欧美发达国家大多实行的是高工资、高福利,不仅产业工人不愿生产和加工这样的中低端产品,即便愿意,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也让其没有市场竞争力。

  面对世界经济出现的困难以一些国家的债务危机,笔者认为,发达国家已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义务。一方面,世界发展到今天,虽然弱肉强食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但是,在经济领域,随着发展中国家逐步觉醒以及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达国家已经很难再象以前那样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命运了;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高科技推广等方面仍然采取保护手段,设置很高的门槛,使发展中国家很难从发达国家得到技术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也就更加没有义务为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出力了。更重要的,面对已经出现的严重债务危机,发达国家仍然迷恋于对生活的过度享受,不愿意改革现行的财政和福利制度。而一旦触动改革,立马就爆发大规模的罢工和骚乱。

  “朱门酒肉臭”的国家不愿在既得利益方面作出一丁点让步,不愿在世界经济困难中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却要求“路有冻死骨”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困难时发挥主导作用,并找出诸如“贸易顺差”这样的理由,发达国家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不择手段。关键在于,已经开始觉醒的发展中国家绝对不可能再当“冤大头”,不可能因为奥巴马的一句“希望”就成为发达国家的“提款机”。出口创汇也好,贸易顺差也罢,那都是本国民众的劳动成果,也可以说是本国民众的血汗,不可能也不应该为他人的享受做嫁衣。

  虽然站在大国的角度,中国需要对世界经济发展及债务危机化解出一些力,作一些贡献,但必须有前提和条件。只有在满足了这些前提和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出手。如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擅自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向中国出口和转让技术等。如果不能答应这些条件,没有这些前提,中国就必须选择观望。

  美国在每一次的世界经济危机和困局当中,都是最大的受益者,是一个真正的发“灾难财”的国家。中国虽然不应当有这样的心态,但是,也决不能继续吃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中国由于过快启动4万亿刺激计划,已经处于相对被动状态。面对世界经济新的困局,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中国不能也不应该再过于冲动了。冷静,才是目前中国处理世界经济问题最重要、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