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英文中,文明一词指的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所涉及的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

  一般而言,文明泛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首先涉及的是政治的文明,政治文明最关键的是生权和强权之道文明,也就是政治信仰文明。其次是经济的文明,即贫富之道文明,其包括需求之道、资源之道、生财之道和用财之道的文明。第三是文明文化的文明,即实现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只是文明的一部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或过程的文明则是文明的另一部分。第四是人性的文明,人性的一本质决定了人在利己的同时必须自觉地兼顾利他,所以不任由原始的利益驱动和最大化追求自行盲目地泛滥,对个体单纯利己的原始本能进行有效地规范与约束,进而间接或直接产生利他的客观效果,这是人性文明的关键所在。第五是社会的文明,和谐与稳定是社会文明的核心要素,社会的文明归根结底就是政治的文明、经济的文明、文明文化的文明、人性的文明等叠加的必然结果。
  一个国家要实现社会文明,其所进行的文明建设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性建设的系统工程,它不是靠某个文明委或文明办单打独斗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党政军民的协同努力。当今中国最新的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民主、法治、富强、文明、自由、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谐”等都是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国未来的文明建设指出了前进的目标与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