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事管理三国杀!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人际交往的前题就是与人沟通。同样,沟通在商业活动中也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企业或公司领导管理者如果不能对下属或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吸取职员的优点和特长,那么,这个管理者起码是个不称职的管理者,或者说不应该是个管理者。
这是因为真正的意见沟通是双方向的,如果管理阶层和员工之间无法以面对面的方式来融洽地进行交换意见,那么意见沟通是不可能收到任务效果的。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然而,至今在许多公司所谓“意见沟通”只不过是停留在布告栏上或管理政策上而已。
谈到人事管理,对于很多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鸡肋”,为什么这样说呢?去年某化妆品代理公司老总向我咨询,她的连锁店面有三十多家,员工近150多人,公司高薪招聘的人力资源经理,两年换了三个,公司却还一直面临着人事危机,深受员工流失率高和业务水平低下的困扰,问人事管理倒底要如何做才好?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有以下几点:
1、能力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围绕组织的共同目标,以组织内的人和事为管理对象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对人的协调分配和对事的统筹安排。整个管理过程都涉及到对可预见问题的预防、对已有问题的解决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这就对管理者应对不同问题的各种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将管理做好。
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大能力,这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这三大能力涵盖了问题由产生到终结的全过程,只要掌握了这三大能力,就具备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就能把管理做好。
2、动力管理
什么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注重的是控制与管理,抑制了人的能动性,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资源加以开发,人力资源被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开发、整合企业现有员工,引进企业需要的员工,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储备适当的人才,并且通过考核、薪酬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其重点工作是对员工的开发和激励。
3、压力管理
长时间加班、工资低、缺乏保障—民工长期受到的劳动力压榨和歧视性待遇,已经在新一代农民工的文化心理层面引发抵触情绪。而按照富士康招收普通工人的标准,员工年龄限制一般介乎16-24岁之间,最容易受到上述因素影响。与此同时,富士康层出不穷的负面消息,给其企业形象和口碑“雪上加霜”。
不难发现,富士康的死亡员工多属“80后”,甚至是“90后”的年轻人。这让人不禁要问,这些频发的年轻员工死亡事件,是不是已经在警示富士康的内部管理已经出现问题?这些由“80后”、“90后”构成的新一代人力资源与富士康旧有的管理制度是否已经不相适应了呢?
人事,人事,是先人后事,还是先事后人?俗话说,把人管好了,做事就容易了。这种指导思想在很多企业是这样执行的。但是这样也是有些问题的,就是我们不能忽视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企业的经营现状。不客气的说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我们企业的组织架构中“人事部”的定义远远比“人力资源部”更能解决问题。先人后事是最终目标,先事后人却是能解决小企业人才危机的一个管理切入点。
管事要通过各个环节和流程来实施,小企业内部的很多管理职能是不规范的,一人多岗或是一岗多人现象都会存在,老板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通过流程管事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对人的依赖,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减少员工犯错误。俗话说对事不对人就是这个道理。管事是以结果评价,不是以对错评价,事情做好了,问题解决了,工作才算完成,最始是在管事的过程中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观点,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看待,一种可以开发并使其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资源,追求的效果不止是功利目标。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只有人才才具有无可替代的、不能复制的优势。可是,人才不能用拿来主义,虽然我们也可以空投,不过那只是对极个别的高管或者尖端技术人才而言。
如小企业的人员流动量大,人事管理上就得不停地招聘新人,新员工可能是老员工推荐的,或是老总特招的,或是店面自主安排的,新人招进来要不要系统培训,制度考核?好不容易才上岗,这个员工又提交了辞职信。怎么办?通过做管事管理,就可以减少一定的随机性,强调流程化,首先按公司要求制定用人要求,考核流程和岗前引导,尽量寻找能符合工作要求的员工胜任岗位,平等并尊重每个人,确保员工都能得到企业资源并有权利运用这些资源。
总之,谭小芳老师认为小企业以目标和方法为人事管理重心,通过制度和流程的硬性指标不断塑造员工的自觉性和自律认知,以做到,做好,做到位不断提高员工的单兵作战能力,优化岗位流程,这样才能促使管理平台的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