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房产市场确实过热了,买卖双方都已经失去判断。卖方认为自己的报价总是偏低,买方认为再不买还会看涨。但买方的对价格的承受力有限,按3月份和4月份房价的平均涨幅,最多再持续20-30天,北京房产市场上的买方的承受力就会达到极限。也就是说,最迟到5月下旬,买方普遍会表现出犹豫和观望的情绪,而卖方肯定不会因为买方的观望而轻易放弃价格底线。于是,2007年10月份的情况就会重现。
中央政府已经明令各地方政府要采取坚决措施对房产市场进行有效控制确是事实。从长远来看,控制的有效手段无非是保障性住房的大量投放。但从短期内来看,无论是提高贷款条件、增加交易成本还是延长房产交易周期,都难以达成实际效果。但地方政府为应付中央政府的指令,除了一些常规手段外,确实也拿不出其他方法。因此,由于政府和媒体在近期频繁释放调控信号的情况下,京沪穗等中心城市的房产市场肯定会出现阶段性震荡,但震荡的主要表现是交易量的下降,而不是房价的下降。尽管交易量的下降有可能会导致部分短期投资型业主因恐慌而小幅调低价格,但对京沪穗地区整体房价的影响甚微。特别是在北京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会比较小,如果交易量的震荡期不能持续3个月以上,则房价难以出现明显浮动。况且,中高端房产的价格仍然能会持续坚挺,而大部分中高端房产位于北京城市的核心地段,对市场整体房价的导向作用会非常明显,进而会使北京四环以内核心地段的整体价格持续保持高位,但个别因资金周转需求而特意放低价格的因素除外。而从政策的走向和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来看,短期内(6个月内)政府显然拿不出更有效的措施,简单地重复贷款、税费和其他行政措施都只能是表面应付,而实效性难以期待。
由此推断,如果北京的房产市场在2010年5-6月份期间出现预期的交易量震荡,其震荡期有可能会延续3-4个月,最迟到9月下旬或10月中旬,北京房产市场的交易量就会回升,甚至会出现今年内的第二次交易高峰期。届时,北京的房价会比4月份平均上涨8%,几个月的震荡期的交易量控制的成果会在瞬间荡然无存。
买方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房价是市场供需决定的,不是简单的红头文件能决定的。红头文件需要有实际的资源作为后盾才会发挥作用,仅仅把文件当成一种姿态是难以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在2008年就预言,北京的房价到2010年10月份之前会一路上涨,到目前为止,距离我2年前的预言只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从目前市场趋势分析,我的预言肯定应验。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